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2 10:38:15
解題不能靠死記硬背
解題不能靠死記硬背,下面我們通過李春福同學解物理習題的體會,談談這個問題。李春福說:"我剛進初中二年級時,也喜歡物理課,可總沒學好。因為,我原認為只要把那些概念、定義、定律、公式背它個滾瓜爛熟,準能學好。于是,我花了不少功夫來背公式定義,但一到做作業的時候,不是無從下手,就是常常出錯,背熟的公式定義都用不上。"后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李春福漸漸地明白了,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要想學好物理,必須重視實踐。這實踐既有老師的演示,也有自己親自動手做的實驗。要在這些實踐的基礎上,弄清楚每個概念、定義、定律和公式的含義及其適用的條件,熟練地掌握各種物理量單位及相互間的換算方法等等。李春福認識提高,也就改變了自己過去學物理的方法,結果審題分析問題的思路就廣了,解題的方法漸漸多起來,并且不用背就能把講過的許多內容記住。
例如,物理課講到"功"那一部分時,李春福就首先著重于物理學中"功"的含義和平時習慣含義的區別。
功,可以指工作效率、勞動強度、時間長短,還有難易程度、貢獻大小等意義。而物理學中的"功",內容是單一確定的。它包括兩個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由于這樣一比較,李春福對"功"的理解就深刻了。他說:在物理中,講到功,就要有力的作用,沒有力的作用,物體雖然在運動,但沒有做功;還要在力的作用方向上發生了位移,沒有在力的作用方向上產生位移,物體雖然受到力的作用,也沒有做功。好比說:如果只把重物扛在肩膀上,不繼續上舉,那么不論用多大力,扛的時間多久,也不能說做了功。因為重物雖然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在重力方向上沒有發生位移。如果在一個水平的極其光滑的鋼槽上,有一個鋼球,當你輕輕地推它一下后,它會從這端運動到另一端,這也沒有做功,水平方向上雖然有了位移,但沒有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作用;豎直方向雖有重力作用,但豎直方向沒有產生位移。
李春福這樣深刻地理解了功的概念,他當然就很容易地記住了功的計算公式:功的大小等于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積,并由此可以推出有關功的單位。因為力的單位是千克或牛頓,位移的單位是米,那功的單位就是千克米或牛頓米。又因為1千克等于98牛頓,那么1千克米就等于98牛頓米。牛頓米又叫焦耳,1千克米就等于98焦耳。你看,這樣根本
不用硬背,就可以把功的概念、要素、計算公式、單位換算全都記得一清二楚,解起題來速度就快多了。
摸解題的規律
少年大學生裴益川,15歲時以全國數學競賽三等獎的成績免試從高中一年級直接進入少年班學習。他在總結學習經驗時說到:
"通過學習的實踐,我認識到要把習題解好,首先要把題意搞清楚,仔細認真地讀題,分析題目,看題目給的已知條件是什么,要我們求的結果是什么。搞清楚這一點后,可以從已知條件向結果去推,這叫'順推';也可以從待求的結果向已知條件去逆推。推通過了,自己解題的思路也就清楚了。這時,把思路加以整理,用簡單明了的式子或文字表達出來,最后求出答案。"
這就是"順推法"和"逆推法"。下面我們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