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王旭峰 2010-02-23 09:25:55
醫院似乎也已經習慣了,每次春節長假過后緊接著的一個就診高峰,吃壞了胃的,喝壞了肝的,勞累過度的……都涌向醫院。這些人往往在長假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大魚大肉、開懷暢飲,讓腸胃大受刺激;
二是晚睡晚起,飲食不規律,讓身體飽經摧殘;
三是蔬菜水果吃得少,纖維素攝入不足,造成大量毒素在體內堆積;
四是長假選擇出門旅行,奔波千里,勞累不堪。
所以很多人在節后會出現身體乏力、消化不良、肚脹惡心、上火便秘等各種健康問題也就不難理解了。
■出現腸胃不適如何應對
長假期間,大魚大肉、生猛海鮮大量上桌,而這些食物營養豐富,是各種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溫床,若不注意衛生,則很容易出現腸胃不適,甚至造成急性腸胃炎。
若腸胃不適癥狀比較輕時,可以通過飲食調節,盡量選擇臥床休息,并且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液以補充體液的丟失。如腹瀉嚴重,應盡早到醫院求診。飲食方面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少服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藥物等;一日三餐每頓不可過飽,先進食米湯、粥、新鮮果汁等清淡的流質、半流質,然后逐漸增加一些蛋白質食物,但忌油膩、油炸食品,因為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較難消化,會加重腸胃負擔;等胃腸道功能恢復后,再開始正常飲食。
■胃脹、消化不良怎么辦
長假期間,頓頓都是大魚大肉,若無節制,容易造成中醫所說的“濕熱”和“積滯”,進而引發胃脹。很多人會感覺飯后有異常的飽脹感、茶飯不思,嚴重的甚至伴有惡心嘔吐、不能進食等癥狀,食欲嚴重減退。
從西醫角度來說,胃脹與長假期間飲食無規律、無節制所引起的胃腸功能減弱有關。因此,西醫解決胃脹的辦法是建議服用增加胃動力的藥物。中醫則建議大家從飲食上來解決問題,首先要控制飲食,吃得清淡些,讓胃腸道休息,如進食消食理氣的蘿卜。其次,胃脹患者可以適當多飲茶,因為茶葉有解油膩促消化之功效。
另外,胃脹者應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細嚼慢咽,保持情緒穩定和愉快的心情,平時適量參加體育鍛煉,做到勞逸結合。
■便秘,多補充膳食
長假期間的起居不規律和暴飲暴食容易造成便秘。傳統醫學認為,便秘多由體內大腸積熱、氣滯、寒凝或陰陽氣血虧虛,使大腸的傳導功能失調所致。此時,最好先不要著急吃各種治療便秘的藥物,應在飲食方面加以調節,一日三餐最好以素食為主,增加新鮮蔬菜攝入,尤其是綠葉菜當中含有豐富的葉綠素、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能和長假期間攝入的大量動物性食品起到平衡作用。而且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是治療便秘的最有效手段。另外,粗糧中膳食纖維含量也比較豐富,對便秘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下一頁:無精打采,頭暈嗜睡咋辦
推薦閱讀: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