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4-03-13 11:06:59
11 中國石拱橋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文章抓住中國石拱橋的主要特點,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說明我國石拱橋在設計和施工上的獨特創造以及不朽的藝術價值,贊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文章先概括介紹一般石拱橋的特點:橋洞成弧形;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然后以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橋作為典型例子,來說明中國石拱橋取得的光輝成就。
介紹趙州橋時,先簡單交代趙州橋的位置、建造時間及解放后對它進行的修整。“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石橋”“到現在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還保持著原來的雄姿”等語句突出說明了趙州橋歷史悠久,堅固優美。
接著文章用具體數字說明趙州橋的長度、寬度,引用唐朝張嘉貞的話贊美趙州橋設計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點對趙州橋在設計和施工上的獨創性及藝術價值進行具體說明。第一點是說大拱弧度小,便于車馬上下。第二、三兩點是從橋拱設計的獨創性方面進行說明,即“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這樣的設計使橋梁堅固耐用。第四點說橋梁與周圍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
文章介紹盧溝橋時采用的順序與此基本相同。
在介紹完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之后,作者又分三點解釋了我國石拱橋取得如此輝煌成就的原因。文中充滿了對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的深深敬佩之情。
說明文語言講究準確、周密,這在本文中有所體現。如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的長、寬、拱長時,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盧溝橋)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這些數字,都是經過科學的測量得來的,準確地說明了兩座橋的規模。同時文中也用了一些表示不完全肯定,或有所限制的詞語,如“《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大約”“可能”是約數,“有記載的”加以限定,表現了作者嚴謹的治學精神。
二、問題研究
1.對于橋,我們首先應該注重它的實際功能。課文中說石拱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這樣先說外觀,再說功能,是不是主次顛倒?另外,“不但……而且……”是不是應該刪去?
對此,作者茅以升的解釋是:先寫形式,是橋所給人的直觀印象,是感性認識。結構堅固,是對橋的進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認識。因此它們之間的關系是遞進的而不是并列的,因而“不但”“而且”這兩個關聯詞,不但不可省略,而正要使用它們來確定它們的遞進關系。
2.文中介紹的趙州橋的第一、三個特點都是關于大拱的,第二個特點是大拱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作者為什么不在介紹完趙州橋的第一個特點后,緊接著介紹它的第三個特點,即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而在中間插入對小拱的介紹?
對此,作者的解釋是:大拱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是趙州橋首創敞肩拱的主要特點。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則其他拱橋,也有并列砌筑的,所以按其特點的大小,作為列舉的順序。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