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08-26 09:41:00
一個人學習成績的優劣取決于他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包括三個要素:規范的學習行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的學習方法。有了規范的學習行為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三者是相輔相成的,規范的學習行為是前提,是基礎。
實踐證明:一個行為持續30天以上,就會形成穩定的行為,超過100天就可以形成習慣。
學習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為八大學習環節,即學習管理八環節:1。計劃管理;2。預習管理;3。聽課管理;4。復習管理;5。作業管理;6。錯題管理;7。難題管理;8。考試管理
一、計劃管理----有規律
1、長計劃,短安排。在制定一個相對較長期目標的同時,一定要制定一個短期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達到了一個目標后,再制定下一個目標,確保一個目標一個目標的實現。
2、擠時間,講效率。重要的是進行時間上的通盤計劃,制定較為詳細的課后時間安排計劃表,課后時間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嚴格遵守,堅持下去,形成習慣。計劃表要按照時間和內容順序,把放學回家后自己的吃飯、休息、學習時間安排一下,學習時間以45分鐘為一節,中間休息10分鐘,下午第四節若為自習課也列入計劃表內。
二、預習管理----爭主動
1、讀:每科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通讀教材,對不理解的內容記錄下來,這是你明天上課要重點聽的內容。預習的目的是要形成問題,帶著問題聽課,當你的問題在腦中形成后,第二天聽課就會集中精力聽教師講這個地方。所以,發現不明白之處你要寫在預習本上。
2、寫:預習時將模糊的、有障礙的、思維上的斷點(不明白之處)書寫下來。
3、練:預習的最高層次是練習,預習要體現在練習上,就是做課后能體現雙基要求的練習題1到2道。做題時若你會做了,說明你的自學能力在提高,若不會做,沒關系,很正常,因為老師沒講。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