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蘇報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09-23 15:34:16
4問: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與傳統意義上的中考是什么關系?
《指導意見》提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考試成績既是學生初中畢業又是升學的基本依據,明確了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多重功能。
推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將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合二為一,實現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試,減輕學生重復備考的負擔和壓力。近年來許多地方進行了“兩考合一”的探索,但名稱、要求不一,這次進行了統一規范。對于個別尚未實行“兩考合一”的地區,這次改革也給予了緩沖期,要求他們積極創造條件逐步過渡到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5問:這次改革是如何處理“全科開考”和不增加學生負擔的關系?
將國家課程方案所設定的科目均列入學業水平考試的范圍,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門課程,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學”的傾向,引導學生打好共同基礎,確保義務教育的基本質量。
為防止增加學生負擔,這次改革進行了綜合設計。在考試內容上強調提高命題質量,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在成績呈現方式上,提出可以采用分數、等級等多種形式呈現,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行“等級”呈現,克服分分計較;在錄取計分科目的構成和數量上,要求在語文、數學、外語3科以及體育科目之外做到文理兼顧、負擔適度,不是把所有的考試科目都納入錄取計分總成績,沒有納入總成績的科目考試成績合格即可。
同時提出,各地可針對不同學科的性質和特點,確定具體的考試方式和方法。
6問:這次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有什么新的要求?如何保證客觀真實?
經過多年實踐,各地初步建立了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這次改革又進行了完善。
一是在評價內容上,要求細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的評價內容和要求,努力把黨的教育方針落實落細。
二是在評價重點上,強調反映學生的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和突出表現,充分體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特點。
三是在評價程序上,強調要做好寫實記錄、遴選典型事實材料、將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實材料進行公示、審核、建立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做到程序嚴謹,方便適用。
四是在結果使用上,實行誰使用誰評價,由高中學校根據學校辦學特色制定具體的使用辦法。
在嚴格程序、評用分開的同時,還特別強調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對綜合素質評價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保障客觀真實。
7問:高中招生錄取看什么,大家非常關心,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這次改革的目標是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重在改變目前高中招生將部分學科成績簡單相加作為錄取唯一依據的做法,克服唯分數論。
為了積極穩妥推進招生錄取模式改革,將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綜合改革試點,逐步總結推廣。
綜合改革試點的主要內容:
一是錄取計分科目的構成。語文、數學、外語為基礎學科,具有基礎性和工具性,統一作為錄取計分科目。同時,根據文理兼顧、負擔適度的原則,由試點地區確定其他納入錄取的計分科目,防止群體性偏科和增加學生負擔。除此之外,要求將體育科目納入錄取計分科目,科學確定考試分值或等第要求,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
二是關注個體差異。這次改革提出,在每門課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給學生適當的選擇權,主要考慮是在保證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揚長避短,發展學生優勢特長。北京市等地方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三是發揮綜合素質評價的作用。明確要求試點地區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依據或參考。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明確綜合素質評價使用的基本要求,高中學校根據學校辦學特色制定具體的使用辦法,使綜合素質評價在招生錄取中真正發揮作用,破解唯分數。
近些年,按照教育部要求,各地普遍指導初中學校建立起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山東濰坊、湖南長沙等地把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招生錄取依據,雖然具體方式不同,但已經納入招生錄取的體系中,取得了積極效果,為開展更大范圍的試點提供了有益經驗。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