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中考復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宋濂》,僅供參考!
中國
“中國”這個詞至遲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的“國”,大的不到今天一個省,小的不過今天一個縣,最小的只相當于今天一個鄉或一個大一點的村,所以總數多得不勝枚舉。于是地理處于中心區的“國”就被稱為“中國”。這一中心區開始只限于今天的黃河中下游,主要是晉、鄭、宋、魯、衛等國和周天子的直屬區。今天的淮河流域、長江流域、海河流域、渭河流域還不鴿算“中國”,秦、楚、吳、燕等周更不能稱為“中國”。到了秦漢時代,秦、楚等國的舊地都成了統一國家的一部分,渭河流域關中盆地還成了首都所在,這些地區當然都算作了“中國”了。
“中國”的概念始終是模糊的,不明確的。即使在中原王朝內部,人們也可以視其中較邊遠偏僻的地區為非“中國”。例如在西漢時,今天的湖南、江西雖已設置郡縣,卻還未被承認為 “中國”,到了明朝,湖南、江西可以被稱為“中國”,今天的云南、貴州一帶還被當作非“中國。”
直到晚清,“中國”作為國家的概念已經明確了,但是清朝的正式名稱還是“大清國”、“大清”或“清”。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中國”才成為中華民國的簡稱,成了國家的代名詞。中國也有了明確的范圍一一中華民國的全部領土。
1依據上文填空。(4分)
①晚清以前,“中國”的含義是:
②1912年,“中圍”的含義是:
2在橫線上填寫下面兩個時期“中國”所包括的具體范圍。(4分)
①春秋時期: ②秦漢時期:
3以下兩題請任選一題作答。(2分) ①“中國”一詞的詞義在歷史的演變中呈現什么樣的特點? ②讀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請簡要回答。
【參考答案】
1、①(2分)地理處于中心區的“國” ②(2分)中華民國
2①(2分)當時的晉、鄭、宋、魯、衛等國和周天子的直屬區。 ②(2分)除了當時的晉、鄭、宋、魯、衛等國和周天子的直屬區外,還包括秦、楚等國。
3選做題。①(2分)由模糊、不明確到清晰、明確。 ②略
總結:偉大的中華民族已經走過了五千年的文明歷程。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勤勞、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 開拓了幅員遼闊的國土,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發展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