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1-11 16:15:17
近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锏膶嵤┮庖姟(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規定,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依據或參考;取消國家規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項目。據悉,該意見將于2018年1月20日實施。
“我們將盡快出臺惠州的具體實施意見。”惠州市教育考試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更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納入考量
《意見》要求,從2017年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全面實施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學校要指導學生及時做好寫實記錄,整理遴選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動和典型事實證明材料,便于高中階段學校在招生中使用。在每學期結束時,初中學校要將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動記錄和事實材料進行審核、公示,并將公示后確認無異議的事實材料統一導入信息管理平臺。學生畢業時,學校要根據評價內容和標準,綜合學生各學期的各方面表現,分別對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作出寫實性評價,并可以等級呈現。要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依據或參考,明確使用要求。
《意見》指出,各科考試要結合學科特點,以筆試為主,探索面試、口試、實踐考察、實驗操作和技能測試等多種方式。相形之下,惠州現行的中考成績只是與學科成績和體育成績掛鉤。
惠州早已試點綜合素質評價
惠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早在2013年即已開始在市南山學校等學校進行試點。
記者從南山學校了解到,該校從2013年9月開始,正式在小學部推行學生綜合素質考核評價制度,從文化課、思想品德與心理健康、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運動特長四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以小學一二年級為例,綜合評價總分為100分,文化課成績占綜合評價總分的20%,思想品德與心理健康占20%,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占40%,運動與特長占20%。不同年級文化課成績比例不一樣,一二年級文化課只占綜合評價總分的20%,三四年級占50%,五六年級占70%。
按照該校評價要求,文化課成績分別以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為準;運動包括跳繩和太極拳;特長包括各種球類、跆拳道、棋類、書法等,學生的小制作、小發明、演講等也可以納入特長方面的計分;而思想品德與心理健康、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的考核有具體的評分細則,班主任和生活老師負責考核。
惠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隨著惠州市中考改革實施意見的出臺,同時將會配套出臺小學、初中的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惠州中考考試科目不變
關于中考“新政”,意見指出,將改革招生錄取模式。除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4門科目外,至少將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和化學4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鼓勵將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6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體育與健康考試滿分值權重不低于錄取總分的8%。鼓勵采用分數+等級或僅用等級的招生錄取辦法。有條件的市,可以探索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各門科目成績合格的前提下,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錄取科目的機會。
記者了解到,惠州早就將9門文化科目納入中考范圍。且2018年,惠州中考科目維持不變,文化科目為9科,加體育共10科。其中初三設考8科: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歷史、物理、化學、體育;初二年級設考2科:地理、生物(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作為初三年級升學錄取使用。
在體育考試科目方面,廣東省各市根據本市具體情況而定;葜菔械捏w育科目考試為為必考項目加自選項目。必考項目有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選考項目為原地投擲實心球、立定跳遠和一分鐘跳繩三選一。
取消國家規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項目
此外,從2017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取消國家規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項目,體育、藝術和科技類等相關特長和表現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規范執行國家規定的特殊群體等加分政策,嚴格限定加分范圍,嚴格控制加分分值,規范資格審核程序,實行加分項目、分值、資格和名單公示制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