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社區武漢站 作者:武昌學子 2018-12-18 14:13:03
選課套餐是怎么定的?
“我們的9種‘套餐’,是經過三次篩選才確定的。”武漢十一中有關負責人介紹,9種“套餐”綜合了該校的強勢學科特點,既考慮到學生自主選科的實際情況,也考慮到高校招生的專業覆蓋面,“選科之后,何時實施還沒確定,要等家長確認、老師配備到位之后才開始。”
選課以后怎么上課?
每所學校具體情況不同,推出的選科方案也不盡相同,根據各自學校的選科方案,以后可能會形成有的學校走班有的學校少走班甚至不走班的局面。
走班
行政班+教學班。有的高中計劃實行這種形式,學生可以自由選擇20種選科組合中的任何一種。屆時,學生們早讀和前三節課在行政班上課,主要圍繞語、數、外教學;從第四節課開始,“6選3”科目和體育、音樂、美術等公共課以及學校的特色選修課采取走班制,晚自習回到行政班進行。
盡量少走班
選科+行政班。武漢十一中負責人說,該校高一有15個行政班,基本能覆蓋9種選科“套餐”,校方會盡量把選擇相同“套餐”的學生分到同一個行政班,盡量減少學生走班,方便老師輔導學生。
武漢二十三中負責人表示,該校也計劃按“套餐”分行政班,既滿足學生的個性選科需求,也便于學校管理和師資調配。
有人走班有人不走班
水果湖高中實行的是混合制:即大部分同學選套餐,一部分同學根據特長選擇走班。
有家長擔心,如果孩子學習能力偏弱,走班后沒有行政班老師的管束,孩子可能“放飛自我”。該負責人對此表示,新高考下的分層選科走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學生、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
“老”理綜組合最受青睞
從2021年起,我省高考將不再分文理科。“新高考”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三個科目和考生從6個備選科目里自主選擇的3個科目成績組成。“6選3”將直接影響大學選專業,以及今后的發展方向。
武漢十一中有關負責人說,從該校目前的情況來看,選“物理+化學+生物”的學生最多,約占20%。武漢中學已經進行了兩次摸底,最熱門的組合是“物理+化學+生物”,最冷門的是“物理+生物+政治”。
武漢一中負責人說:“從模擬選科情況來看,學生選得最多的還是傳統的‘物理+化學+生物’和‘政治+歷史+地理’。正式選科時,學校還會給學生一些指導。”
武漢中學高一年級教學主任劉志江介紹,該校推薦時,注重文理兼備。選擇文理兼備的學生也比往年多,如兩個理科+一個文科,或一個理科+兩個文科。
業內人士解釋,選擇老“理綜”和老“文綜”的學生偏多,尤其是老“理綜”最受青睞,主要原因是學校對這種組合的復習方案更加完善,學生們選擇時自然會有傾向性。
如何指導孩子選學科?
其實,選科放在以前來講也是存在的。只不過,以前只有文科或理科2種選擇;而新高考改革后,可以純文純理或者兼備著選,共計20種選擇。選項太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選擇的難度。那么,在孩子選科這件事情上,家長如何去科學引導呢?在這里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兼顧興趣與特長
普通心理學研究顯示,興趣是個人秉性和思維模式的體現,所以興趣是第一前提。可以讓孩子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喜歡上的課、想參加的興趣小組或社團分類,這樣就可以較為清楚地了解其興趣點和特長了。
回顧孩子成績清單
成績是選擇的最實際的依據。因此,學校心理學家建議要幫助孩子了解自己各科成績的確切情況,把各科成績作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比較,看清楚其哪科更具競爭力。
關注孩子自身潛能
學習心理學應用研究表明,個體在努力程度相當的情況下,學習成果較好的學科可能就是自己的潛力和特長所在,而對于收效甚微的學科,則表明該個體很可能缺乏學習的優勢和潛力。因此,建議選科時應以孩子的學習效率為標準,了解其自身潛能。
參考目標院校專業
只有在提前了解目標院校招生專業對高中學科的要求下,才能避免將來報考時才發現自己所學科目與招生要求不符。
靠近孩子理想職業
個體選擇與自己的理想接近的學科,對其學科的學習將起促進作用,學習起來就會更積極,更主動,學習成績也就可能更出色。因此,建議選科時要靠近孩子自己的理想職業。可以讓孩子做一下學業測評,來參考一下孩子的性格和興趣點適合哪方面專業和職業。
參考學校教學資源
選擇學校教學資源更有優勢的科目,學生也能夠享受到最佳的教學條件。反之,選了學校教學資源較差的科目,即使孩子潛力再好,可能也無法全力發出。
科目組合要適應高考錄取規則
盡量文理兼備,不建議選擇3文或3理。歷史+政治+地理這對組合將來報考大學專業選擇偏,易受限,還有地理+生物+政治這對組合與大學專業招生要求難以銜接。
建議忠于孩子自身的情況做選擇,只要有足夠的信心,應當支持,學好了,未來路子會很寬。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