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0-01-07 17:45:57
由于考生更多的進行紙筆復習時間比較多,進行動手實驗的次數和時間少,所以對實驗基本儀器的操作缺乏一定的訓練,經常只停留在試卷上“做”實驗、“背”實驗的現象。
因此,要注意利用復習課或課外自主學習時間多到實驗室進行操作訓練。
六.計算能力薄弱
很多考生由于平時怕費事,很多演算類的試題不愿計算到底,不能計算完整,或計算結果出錯。有的同學甚至用計算器進行替代,自己動筆算的主動性不夠。
平時盡管解題不少,由于缺乏有質量的訓練,計算能力不高,很多計算題雖然有計算過程,卻不能得分。
七.審題不夠細致
從以往備考的經驗看,中考因審題不細致而丟失分的占30%以上。很多考生平時復習時,因為求速度,而忽視了準確度,在解題過程中因為求快而沒能根據題目需要提取有用的信息,或忽視題目的隱含條件,出現易看錯,讀錯,答錯,寫錯、算錯等情況,導致丟分。
比如語文學科,有些考生拿到文章,草草讀一遍,還沒有完全讀懂文章,甚至有的文章沒讀完就著急做題。由于找不出或找不全試題設置情境中的關鍵詞,造成再現知識時的失誤和缺漏。
建議在綜合題訓練中,采取“先讀題再做題”的方式,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逐步提高審題能力。
八.忽視錯題歸類
不少考生在復習中不太重視對每次練習或階段性測試的錯題的整理,或者是錯題歸類不及時,也或者是不注意解題后進行反思,因而出現“屢做屢錯”,“講過的還錯”的現象,未能處理好“懂和會,對而不全,會而不對,對而不得分”四個關系。
九.拖拉現象嚴重
一些考生的復習作業、試卷有時因為分配時間不合理,或者作業量或題量過大,導致經常完成不了或完成不及時。
十.用慣性思維解題
復習考試中部分學生由于受以往熟題思維的影響,解題時思考問題比較偏面,易受以前解題思維干擾,導致解題出現偏差。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