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12 16:40:31
83、教材第83頁探究與分享:
你還知道哪些行政機關?它們有哪些職權?請舉例說明。
【答案】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交通管理部門、教育管理部門等。例如教育管理部門的職權是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努力實現教育公平等。
84、教材第83頁探究與分享:
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國務院和縣政府的職權有何不同。
【答案】國務院是我國最高行政機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接受和服從國務院的統一領導。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國務院出臺《“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提出脫貧攻堅的要求,縣政府根據國務院的脫貧攻堅規劃要求具體落實執行,體現縣政府接受和服從國務院的統一領導。
85、教材第84頁探究與分享:
以上同學的說對嗎?請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正確。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行政機關享有哪些職權,具體如何行使職權,都必須嚴格遵照憲法和法律。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
86、教材第85頁探究與分享:
憲法為何要作出上述規定?請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為了保障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行政機關的權力來自人民的授予。為了防止工作人員出現履職不力、監督缺失、失職瀆職、徇私枉法等問題,必須加強對行政權的監督和制約,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權責要對等,失責要追究,侵權要賠償。這些規定就是為了加強監督,保障國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職權,切實維護人的利益。
87、教材第85頁拓展空間:
我國為什么要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請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內在要求,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迫切需要,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智能的根本途徑。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第三框國家司法機關
88、教材第86頁運用你的經驗:
小方的爸爸可否以廠家為被告到人民法院起訴?為什么?
【答案】可以。如果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通過協商調解不能維權就可到人民法院起訴維權。通過訴訟的方式維權是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一種維權手段,也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后屏障。
89、教材第86頁探究與分享:
在上述案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什么職權?
【答案】在上述案例中,人民法院通過行使國家審判權,解決民事爭議,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權益,捍衛社會公平正義,引導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90、教材第87頁探究與分享:
本案說明人民檢察院具有何種職能?
【答案】本案說明人民檢察院行使檢察權,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實行監督,對刑事犯罪行為代表國家提起公訴,保護公民、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統一正確實施。
91、教材第88頁拓展空間:
你怎樣看待這種現象?司法活動是否應該受到輿論影響?
【答案】輿論對司法公正有正面和負面的影響,應正確處理。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輿論對司法公正的影響有利也有弊,但二者的內在價值追求是一致的,都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司法機關應趨利避害,充分運用好輿論這把“雙刃劍”,實現網絡民意和司法審判的最高契合點。
第四單元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課尊重自由平等
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諦
92、教材第90頁運用你的經驗:
圍繞“自由”這個話題,小蕊、大海、阿梅三名同學表達了各自的觀點。
小蕊:自由就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海:自由應該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但現實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規矩和限制呢?
阿梅: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權利。
結合三名同學的觀點,說說你對自由的認識。
【答案】自由是擺脫不合理的束縛和限制,不受他人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的生活。但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自由是相對的、有限制的。小蕊的觀點錯誤,自由不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海的觀點也是錯誤的,自由是是有限制的,無限制的自由只能產生混亂。阿梅的觀點是正確的,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權利。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
93、教材第91頁探究與分享:
(1)掙脫了束縛的風箏為什么“無力回天”?
(2)如何理解自由應受到必要的限制?
【答案】(1)風箏掙脫了線的束縛,失去了線的保護,自然“無力回天”。
(2)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正如火車有了軌道的限制,才能順利地行駛;車輛有了紅綠燈的限制,才能安全地同行。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
94、教材第91頁探究與分享:
請查閱我國對網絡言論的相關法律規定,說一說網絡世界自由的邊界。
【答案】《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聯網制作、復制、查閱和傳播下列信息:(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六)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九)其他違反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的。網絡世界自由的邊界是遵守道德和法律。
95、教材第93頁探究與分享:
結合上圖,請用身邊的實例與同學分享自己對平等的認識。
【答案】如整合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讓農民和城市居民享受一樣的待遇,平等享受國家對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險惠民政策。
96、教材第94頁探究與分享:
(1)查閱資料,了解今年出席兩會的女性代表和委員的數量與比例。
(2)請你列舉運用法律保障男女平等的事例。
【答案】(1)十二屆全國人大共有代表2924人,其中女代表699人,占23.9%。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共有委員2237人,其中女委員399人,占17.8%。
(2)在憲法總綱第六條中明確規定:“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教育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均享有男子平等的權利。”繼承法明確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婦女享有擁有、管理、處理財產的權利等。
97、教材第95頁拓展空間:
在課堂學習中,同學們對法律意義上平等的兩層含義有了一定的認識。但也有同學問:“同等情況同等對待”與“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
針對這一疑惑,以小組為單位搜集相關案例,分類整理,結合案例在班級組織一次“以案說法”活動。
【答案】我的看法:以受教育權為例,在義務教育階段,法律強調的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在中高考上實行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同時也體現了“不同情況差別對待”,如考分高的就可以上好的學校,家境好的可以上貴族學校甚至出國留學等,通過給貧困生提供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等幫助其實現受教育權,有利于實現教育公平。
第二框自由平等的追求
98、教材第95頁運用你的經驗:
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人犯罪法》的相關規定,對田某的言行進行評價。
【答案】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煙、酗酒。任何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材料中田某的言行是錯誤的,是對自由的錯誤認識。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的自由。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也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行使自由權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圍和界限。
99、教材第96頁探究與分享:
(1)請你評論唐某的言行。
(2)如果你是關某,面對此事你會怎么做?
【答案】(1)唐某的言行是濫用言論自由,侵犯了關某的名譽權,屬于違法行為。
(2)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關某可找唐某協商道歉及賠償事宜,若唐某不同意,可到法院起訴維權。
100、教材第97頁探究與分享:
陳云的言行對于我們踐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義?
【答案】陳云的言行告訴我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嚴格按制度辦事。每個公民都應平等的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101、教材第97--98頁探究與分享:
結合三幅圖片,與同學交流生活中存在的就業歧視的事例。
【答案】生活中確實存在著就業歧視的事例,如身高歧視、性別歧視、學歷歧視等。要正視現實,轉變觀念。就業歧視的形成有著深層次的政治、經濟、社會等一系列原因,非短時間內可以順利解決。應正視現實,當遭遇不公正就業歧視時,應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努力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用成就扭轉社會上一些陳腐觀念和做法。要執著應對,不輕言放棄。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102、教材第99頁拓展空間:
(1)你看了同學辦的板報后對踐行平等有何新的認識?
(2)你打算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中如何踐行平等?
【答案】(1)加深了對平等的認識,知道了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反對特權,學會依法同不平等行為作斗爭。
(2)在家里:尊重父母和長輩,主動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為家庭分憂。在學校: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同學,遵守學校和班級的規章制度,敢于抵制不平等行為。
第八課維護公平正義
第一框公平正義的價值
103、教材第100頁運用你的經驗:
(1)提到“公平正義”,你會聯想到哪些詞語?
公正,道義,公道,__________,……
(2)我的見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是公平正義的。
【答案】(1)公理、平等、正氣、鐵面無私等。
(2)公平意味著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既要承擔應分擔的責任,又能得到應有的利益。如公共場所按“先來后到”的順序排隊,處罰假冒偽劣的廠家與商家,競爭上崗等做法都是公平正義的。
104、教材第101頁探究與分享:
(1)假如你是這位父親,你會怎樣分配這四錠黃金?
(2)結合“分黃金”的故事,談談你對公平的看法。
【答案】(1)平分。或大兒子精明,二兒子有孝心,一人一錠,三兒子生計困難自然理應多分,這也符合中華傳統。
(2)公平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公平就是每個人都能在良好的合作中得到應得的利益;公平要幫助和扶持弱勢群體。
105、教材第101頁探究與分享:
依據你對公平的理解,請對上圖中的行為和政策進行評價。
【答案】汽車駕駛員違犯了交通規則接受處罰是公平的,找朋友擺平就違背了公平原則,也是違法行為。國家的“兩免一補”政策讓我們孩子都能上學是國家保障公平的措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