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總結部分
規律總結1:溫度計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
1.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⑴看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
⑵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體中,不要靠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⑶溫度計浸入被測物體后要稍侯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⑷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內的液面相平.
2.溫度計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1)根據被測量物選擇適宜的溫度計
(2)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液體應該足夠多以浸沒玻璃泡)
(3)記錄時應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讀數,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視線必須與液體柱的上表面相平(俯視讀大,仰視讀小)
(4)使用溫度計時,手應拿在它的上部,實驗中不允許用它作攪拌棒使用。
規律總結2:物態變化問題思維方法
1.熔化: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如冰變成水,鐵塊變成鐵水等等)
2.凝固:物體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如水變成冰等)
3.汽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叫汽化。(如燒開水、地面水變干了、酒精蒸發)
4.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叫液化。(如“白氣”的形成、液化石油氣)
5.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如鎢絲燈泡中鎢絲變細等)
6.凝華:物質從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如霜的形成等)
對涉及物態變化的6個概念理解的情況下,解決物態變化問題思維方法和技巧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構思:
第一步,寫出物態變化圖(一般的問題只涉及兩種物態,只畫出部分);
第二步,畫出前面是什么狀態,后面是什么狀態;
第三步,根據物態變化圖說明是什么現象以及吸熱、放熱情況。
規律總結3:固體熔化實驗與水的沸騰實驗的辦法
1.要理解固體熔化特點
(1)區分熔化圖像和凝固圖像的方法:溫度上升的是熔化,溫度下降的是凝固;
(2)區分晶體圖像和非晶體圖像的方法:有固定熔點和凝固點(有橫線)的是晶體圖像,沒有固定熔點和凝固點(沒有橫線)的是非晶體圖像。
注意: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
(3)熔化的條件:達到熔點;繼續吸熱。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4)凝固的條件: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2.探究晶體熔化實驗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
(1)安裝裝置時,應按照由下至上的順序。
(2)石棉網的作用:時燒杯受熱均勻。
(3)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的目的:使物體受熱均勻
(4)實驗選取小顆粒目的是: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與固體充分接觸;容易受熱均勻。
(5)采用水浴法的優點:使物體受熱均勻;是物體受熱緩慢,便于觀察溫度變化規律。
(6)試管放置要求:試管中所裝物體完全浸沒水中;試管不接觸燒杯底或燒杯壁。
(7)燒杯口處出現白氣的成因:水蒸氣預冷形成的小水珠。
(8)熔化前后曲線的傾斜程度不一樣的原因: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下的比熱容不同。
(9)收集多組數據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規律。
3.要掌握水沸騰的特點
(1)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不斷吸熱。
(2)水沸騰的特點:溫度不變,需要吸熱。
4.探究“水的沸騰"實驗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
(1)安裝裝置時,應按照由下至上的順序。
(2)甲乙兩個小組同時做此實驗,結果甲組隊員發現所用時間比乙組長,請你提出改進意見。
(3)減少水的質量 b提升水的初溫 c加蓋子
(4)水沸騰前,燒杯內上升的氣泡是由大變小的;水沸騰時,燒杯內上升的氣泡由小變大,因為上升過程中,水對氣泡壓強變小。
(5)在水沸騰過程中,水持續吸熱,但溫度不變。內能增加(此處和晶體熔化過程相同)
(6)按圖所示的裝置給水加熱至沸騰。實驗記錄的數據如表格所示。例如:
A.從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水的沸點點是_100℃
B.若第6分鐘末移去酒精燈,立即觀察溫度計的示數,將會看到溫度計的示數不變。
(C.燒杯的紙蓋上留有兩個小孔,穿過溫度計的那個孔作用:固定溫度計。另外一個孔的作用是使水面上方大氣壓強與外界相同,使水的沸點測量值更準確;若不留小孔對實驗結果產生的影響是如果沒有小孔,會使里面氣壓增大,測出的水的沸點偏高。
(7)如果實驗過程中,溫度計碰到容器底,會導致測量值偏大。
(8)石棉網的作用:時燒杯受熱均勻。
(9)撤去酒精燈,水依然沸騰原因是:石棉網溫度較高,水會繼續吸熱。
(10)沸點不是100℃的原因:1、當地大氣壓低于一標準大氣壓。2、杯口的蓋封閉較嚴,導致氣壓大于一標準大氣壓。
例題精選部分
1
典型例題
如圖所示溫度計的使用情況中正確的是 ( )
【答案】D
【解析】
A中溫度計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碰到容器底了;
B中溫度計傾斜了;
C中溫度計玻璃泡沒有全部浸在所測液體里;
D中溫度計符合溫度計的使用要求。
2
典型例題
我國是嚴重缺水的國家。水資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環知識,提高節水意識,培養良好的用水習慣,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關于地球的水循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海水吸熱,汽化成水蒸氣
B.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熔化成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氣流,凝華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過程,液化成雨水
【答案】A
【解析】
A.海水吸熱,汽化成水蒸氣,正確,海水蒸發成水蒸氣;
B.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熔化成水滴,錯誤,液化成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氣流,凝華成小冰珠,錯誤,凝固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過程,液化成雨水,錯誤,冰珠熔化成水。
3
典型例題
在探究固體的熔化實驗中,把分別裝有固體a與b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將溫度計正確的插入兩種固體中,實驗轉置如圖甲所示,固體a的熔化圖象如圖乙所示,固體b的熔化圖象如圖丙所示,
(1)固體a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內能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此時a處于 狀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體b熔化過程中溫度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3)某時刻溫度計的讀數如圖丁所示,溫度計的讀數為 ℃。
【答案】
(1)不變;增加;固液共存;
(2)升高;
(3)28。
【解析】
(1)由圖乙知,物質a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
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但內能增加,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2)由圖丙知,固體b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故b為非晶體;
(3)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且液柱在零刻度線的上方,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是28℃。
4
典型例題
小明和小華分別利用圖甲所示的相同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當水溫接近90℃時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并繪制出如圖乙所示的水溫與時間關系的圖像.
(1)小明對甲圖的溫度計測水溫的實驗操作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
(2)實驗時,當看到水中有大量氣泡不斷上升、變______(選填大或者小),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就表明水沸騰了.
(3)分析圖乙可知,小華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明顯較長,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4)小明在第9分鐘撤掉酒精燈后,發現有一段時間水溫依然保持不變.如圖乙所示,這段時間內燒杯底部的溫度高于杯內水的溫度,原因是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且需要____熱量.
(5)為了縮短加熱時間,可以采取在燒杯上面加蓋等措施,燒杯上面加紙板蓋的目的就是 .
【答案】
(1)C
(2)大
(3)小華所用水的質量大
(4)吸收.(5)減少散熱。
【解析】
(1)根據溫度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可知C正確。
(2)當水沸騰時,水中形成大量的氣泡上升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
(3)掌握影響加熱時間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溫、是否加蓋、是否用酒精燈的火焰加熱等。(4)水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吸熱溫度不變.酒精燈加熱時,鐵圈和石棉網的溫度升高,高于水的溫度,移開酒精燈時,水還會從鐵圈和石棉網吸收熱量。
(5)燒杯上面加紙板蓋的目的就是減少熱損失.
5
典型例題
在探究水的沸騰特點時,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組裝實驗裝置時,支撐燒杯的鐵圈和懸掛溫度計的鐵桿,應先固定______(選填“鐵圈”或“鐵桿”)。
(2)實驗過程中,燒杯上方的“白氣”是水蒸氣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的結果。
(3)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水的沸點為______℃;繼續加熱,溫度計的示數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圖丙是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圖象。由圖象可知,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較長,其原因可能是______(選填“水的質量偏大”或“當地氣壓偏低”)。
【答案】
(1)鐵圈
(2)液化
(3) 98 ;不變 。
(4)水的質量偏大。
【解析】
(1)根據酒精燈火焰高度確定鐵圈位置。然后根據燒杯和溫度計測液體溫度注意事項,根據溫度計懸掛情況確定鐵桿位置
(2)實驗過程中,燒杯上方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的結果。
(3)水沸騰時的溫度等于水的沸點。這時溫度計的讀數為98℃.水沸騰時繼續加熱,溫度不變,溫度計的示數將不變。
(4)氣壓低,液體沸點低。所以加熱時間短水就可以沸騰。之所以加熱到沸騰時間過長,就是水多,即質量大。
6
典型例題
小強對熱現象的有關實驗進行如下探究:
(1)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中用“水浴法”加熱,其目的是使冰 ;根據圖甲可知,冰屬于 (選填“晶體”“非晶體”)。
(2)完成上述實驗后,小強換用其它裝置繼續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加熱一段時間后,燒杯內的水溫度升高,是通過 方式增加水的內能。圖乙水的沸點沒有達到100℃,可能是當地大氣壓強 (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
(3)結合兩次實驗圖象可知: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具有的共同特點是 。
【答案】
(1)均勻受熱;晶體;
(2)熱傳遞;低于;
(3)繼續吸熱,溫度不變。
【解析】
(1)實驗裝置用水浴法加熱,可以使冰均勻受熱;
由表格數據知,冰在熔化過程中,繼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因此冰屬于晶體。
(2)實驗中,水從火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水的內能。
由圖知,由所繪制的乙圖象可知,水的沸點低于100℃,此時周圍環境的大氣壓低于一標準大氣壓;
(3)冰是晶體,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需要吸熱,但溫度不變;水在沸騰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
7
典型例題
下列一些關于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及其解析正確的是( )
A.夏天,盛冷飲的杯子外壁出現水珠,這是水的汽化現象
B.寒冬,房間窗戶玻璃的內表面出現冰花,這屬于升華現象
C.夏天,在教室內酒水可以降溫,是利用水的比熱容大的原故
D.寒冬,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上微鹽便于除雪,是因為鹽可以提高冰雪的熔點
【答案】B
【解析】
盛冷飲的杯子外壁出現水珠,這是杯子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A錯誤;
房間窗戶玻璃的內表面出現冰花,這是室內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B正確;
在教室內灑水可以降溫,這是水蒸發吸熱從而空氣溫度降低,C錯誤;
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上撒鹽便于除雪,鹽熔化后變成鹽水,鹽水的凝固點降低,即降低冰雪的熔點,D 錯誤。
8
典型例題
下列物態變化屬于凝華的是( )
A.冰化成水
B.露的形成
C.霧的形成
D.霜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1)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之間會發生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態變化;
(2)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A.河里的冰化成水,冰由固態變成液態,屬于熔化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B.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附著在植被表面,屬于液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
C.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屬于液化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
D.霜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小冰晶,附著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屬于凝華現象,故D符合題意。
9
典型例題
如圖所示,給水壺里的水加熱沸騰,水壺上方的玻璃板上出現了許多小水珠。請你結合物態變化知識解釋這種現象。
【答案】
水蒸氣從壺嘴出來遇到溫度低的玻璃板液化成水,玻璃板上出現了許多的小水珠就是液化現象形成的。
【解析】
抓住研究對象是氣體變化為液體,這個過程是液化現象。液化過程中,氣體放熱變為液體。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