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1-06-30 16:43:31
李政濤老師在《教育常識》中提到教師的成長和發展,現場學習力很重要。我們今天正在進行的聽課和評課正是他所說的四種現場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種。
在今天的現場學習過程當中,我想大家和我一樣,感受到了高手之間的過招。感謝趙俊老師能夠把各位優秀的老師集中到一起,組建學科工作室,推動大家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剛才幾位老師評課已經評得非常的詳細、全面、具體了,我簡要說一下我對于初三一輪復習課的一些思考。
我想,初三一輪復習與新授課時的單元復習、期中期末復習課的區別在哪里?如果初三一輪復習僅僅上成單元復習課的形式和深度的話,應該不算是一節成功的初三復習課。
對于初三一輪復習課,我覺得要關注這樣幾個點:
第一,到了初三教學階段,在學生六本書都已經學完的背景下,如何讓學生對整個歷史知識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自我構建,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這一點很重要。
第二,如何讓學生在建立知識構架的基礎之上,對于所學習的歷史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和開闊學生的視野,這也非常值得思考。當然,這就要求老師在初三復習課內容的深度和高度上有所挖掘。
第三,作為初三復習課,指向的是中考,除了理解、記憶之外,在實際的應用中怎么指導學生去思考、答題,乃至于最后得分,也非常重要。
以上是我認為一節初三歷史復習課是否成功的三個重要的評價標準。
我覺得在今天上午開課的三位老師,在這三個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比如知識構架方面,我們平時學習的歷史知識比較零散,例如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過、結果、意義等如何將他們構建成一個整體?在今天上午的幾節課中,三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思考,例如用時間軸、思維導圖、知識結構圖等方式,去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鞏固知識,認識歷史發展的脈絡。
但是,在一輪復習的過程中,每一課時的容量比較大,這就關系到知識內容的取舍和用力的輕重問題。我計算了一下,我們三位老師上課的時間全部超過了45分鐘,所以在取舍這一塊,我們還可以更大膽一些,可以充分結合中考復習指南。
另外,我們取的內容是不是均衡用力?就是輕重的把握問題。比如洋務運動時期創辦了哪些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沒有必要再讓學生花時間,從史實中去歸納,而應該將重點放在辨別哪些是軍事工業,哪些是民用企業上,因為這是學生的易錯點。重點還應該放在學生不易理解的內容上。比如為什么說《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為什么說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但是卻在社會上,特別是在思想文化里面起到了重要的影響,特別是怎么理解戊戌變法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以及中外歷史的橫向和縱向比較等。
對教學難點的突破和歷史的橫向、縱向比較,可以看出一節課的深度和高度,幾位老師都注意了歷史知識的聯系比較,胡心怡老師的中外近代化歷程的比較聯系,體現出了更高的站位和更廣闊的視野,非常好。
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重在問題的設計、引導和課堂互動中。三節課并不缺乏互動,但基本都是師生的互動,相對比較缺乏生生互動,比如說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因為缺乏生生互動,因此生成性的東西相對少一些。如果一些結論不是我們呈現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通過思考、討論、交流得出來的話,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三位老師都注意了與中考的聯系,既有對中考考點的呈現,也注意了知識內容的及時鞏固,做到了講練結合。
相關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體育考試方案匯總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時間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