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09-14 15:26:07
要拉動經濟非常簡單,每年放出0.09億畝耕地(60億平方米)變別墅的指標(占耕地總面積的200分之一),建60億平方米的別墅。別墅建造成本為2000元每平方米,比建高樓便宜了很多,小城市小鎮的人們都能承擔的起,只要放開肯定有大量的需求。建60億平方別墅需要1.2萬億元。
現在中國住宅土地供應量明顯偏少,現有城鎮住宅面積280億平方米占用土地0.15億畝(100億平方米),改革開放40年才供應了0.12億畝土地用于住宅(還不全耕地)。根據統計局數據,2020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5536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就是說一年供應土地2.55億平方米,0.0038億畝,加上配套的道路和公共設施按20%計算,為0.0046億畝。城市人口人均0.5平方米。過50年也才供應0.25億畝土地。而過不了30年中國人口已經少于12億了。
(
我也反對動耕地紅線,人口減少到只有一億人也不要動耕地18億畝紅線。
但是用0.5億畝耕地建別墅,使城鎮人均住宅面積達到80平方米。中國現有35億畝農地其中19.2億畝耕地,用了0.5億畝還有18.7億畝耕地,耕地畝數還遠大18億畝,不會觸動的耕地紅線。
我們改革開放四十年住宅才用了0.12億畝土地。
我們建了14萬公里鐵路,按鐵路平均寬度10米計算,才用了0.021億畝土地,如果耕地占50%,那么鐵路占用耕地也才0.0105億畝。
到2021年底,我們有14萬公里高速公路,按高速公路平均寬度100米計算,一半使用耕地,也只是占用了0.105億畝耕地。
一億畝是非常非常大,不是你想用就很容易用完的。就算耕地完全放開不管,想建多少就建多少,要用完一億畝耕地至少也要二三十年,因為你根本沒有那么多的鋼鐵和水泥傾瀉填滿這么大的土地。
)
用不了多久中國就進入老齡化社會,現在農村耕地的基本是五十多歲的人,農民工越來越少,年輕人寧愿送外賣和當服務員也不愿意去工地受苦,建筑工地越來越難招到工人。建房子應該改為制造房子。先在工廠利用自動化機器制造模塊,幾個模塊用車拉到工地裝配成房子。這樣做房子從建筑業變成制造業,可以盡量減少人工。美的、格力、三一重工、五菱汽車等企業有大量機械臂機器手可以制造房子。裝配式房子建成高樓有難度,但建三層以內的別墅可以說沒有任何難度。政府把幾十平方公里的地皮規劃好,三通一平等基礎設施搞好,把地皮劃成一塊塊建別墅的地塊,就像美國別墅那樣的地塊,人們購買地塊后就在天貓京東拼多多上下單,商家就把別墅模塊拉到地塊組裝起來接上地塊預留的水電管道,半天就能入住,這根本就不需要開發商參與,和美國一樣。
2008年經濟危機中國選擇大基建拉動經濟。2022年經濟危機可以大搞別墅拉動經濟,穩住就業。
別墅屋頂是一種光伏發電資源,只需2.4萬元就可以安裝7000瓦光伏發電板,在南方地區每年可得到7000度電,足夠一家三口之用(中國年人均用電800多度電,美國居民年人均用電高達4000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