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09-27 11:38:40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疫情期間,許多人因為整天待在家里,缺乏鍛煉,體重蹭蹭往上漲,有的人甚至完全胖成了另外一個樣。但也有一些人,能一直保持好身材。他們并不是天生吃不胖,而是每天堅持合理飲食、不暴飲暴食,堅持做瑜伽、舉杠鈴等各種運動,從不放縱自己。
日常繁忙工作之余, 83歲的鐘南山每周都要抽出三四天進行鍛煉,每次保持在40到50分鐘,“主要是先跑步25 分鐘左右,鍛煉下肢和內臟;然后做杠上撐,一口氣20個,還有一口氣10個引體向上以及仰臥起坐,鍛煉上肢力量。”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大學》
《大學》里的句子說的是君子表里如一,而小人在私下里無惡不作。所以想做品德高尚的人嗎?獨處時,也一定要謹言慎行。現代人說看一個人是否自律,給他一點自由就知道了。日復一日,“自律和不自律之間,差的是整個人生”。結合疫情期間你的生活與見聞,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自律”問題的認識、體會或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抄襲,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參考范文:
自律,讓人生更加精彩
疫情期間,許多人宅在家里,因缺乏鍛煉,體重蹭蹭往上漲;而有些人因從不放縱自己而一直保持好身材,從此可以看出,自律,能夠讓生活更美好,讓人生更精彩。
能夠管理好自己身材的人,看起來沒什么了不起,但你又不得不佩服那些能十年如一日地管理好自己身材的人。他們看似在管理身材,其實是在管理自己的人生。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跟別人差的不是那幾斤幾兩的體重,而是藏在體重背后的自律以及自我要求。
人生是樹,自律是土,樹滋長于土,方能枝繁葉茂,結出人生的果實。人生是茶,自律是沸水,茶用沸水沖泡,方能芳香四溢,凸顯人格的高潔。柳傳志以“自律”在業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自律首先表現在守時上,柳傳志本人在守時方面的表現讓人驚嘆。在20多年無數次的大小會議中,他遲到的次數大概不超過五次。有一次他到中國人民大學去演講,為了不遲到,他特意早到半個小時,在會場外坐在車里等待,開會前10分鐘從車里出來,到會場時一分不差。
喬布斯曾說過:自由從自信而來,而自信又從自律中取得。只有在自律中不斷磨煉,才可練出自信。所以說,自信者多自律。古來便有頭懸梁,錐刺股之輩,這當為自律的典范。在萬人舉第的科舉考試中,他們每日寒窗苦讀,這數十載的光陰,有多少讀書人在期間放棄。或為金錢,或為美人,這些人終難成才。只是又有多少人在晴空萬里的白天,看著手中的四書,案旁的五經,毅然地對朋友同游山水之邀曰否。在昏沉陰郁的夜里,他們秉燭夜讀,但無奈于斗爭困意。他們想睡,可閉眼便看到日后的潦倒自己,再無法忍受自己的懈怠。找來繩,繞梁而系,捆于發間,于是乎低頭便醒;尋來錐,握于掌中,極力而刺,于是乎猛然自醒。方夜讀至天明!
正是這無欲則剛的意志力和嚴于律己的信念,讓他們無所謂吃喝玩樂,專心讀書;正是他們的自律讓他們內心得以慰藉;正是他們的自律,可以讓他們昂首闊步于試堂之中,題名于金榜之上。
哈佛圖書館有這樣一句話:“沒有一個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它來自于徹底的自我管理。”這句戒言促使哈佛學子對自己的時間有著嚴格的管理,對于自己思想上的管理更是苛刻。正是他們的嚴格自律,讓他們成為人中龍鳳。
也許自律,在一兩天,一兩年內,不會有太多的差距,但在日積月累后,人跟人之間就有了云泥之別。自律的人,不一定優秀。但優秀的人,必定自律。
故欲成功,請先自律!
【解析】
【詳解】審題:
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本題選了三則材料,第一則是將疫情期間的兩類人形成對比,一類人缺乏鍛煉,體重蹭蹭往上漲。一類人從不放縱自己,從而保持了好的身材。第二則材料是說鐘南山在日常繁忙工作之余,每周都要抽出時間進行鍛煉。第三則材料是選自《大學》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要謹言慎行。這三責材料都是在圍繞自律來展開的。并且第四段對三則材料進行闡釋時,也說到自律的重要性。所以文章要圍繞自律來寫,由自律來展開聯想和想象,可以寫哪些人做到了自律,哪些人并沒有做到自律,自律的作用是什么。
參考立意:
1、自律的人生更成功
2、越自律越自由
3、欲成功先自律
素材積累:
1、有一位演員因為長相不夠英俊,而不被重用,后來,他不斷努力后終于被公司選為男主角,就在電影拍了一半時,有人找他,說愿意給他100萬,讓他跳槽并支付違約金,他再三猶豫,覺得如果他這么做,他的公司將承受巨大的損失,于是,他拒絕了,公司知道后很感動,買下了那個劇本交給他自導自演,而那之后,他也一舉成名,他就是唯一在好萊塢留下手腳印的中國著名影星-------成龍。成龍的成功不僅歸功于他的演技,更要歸功與他的自律精神,試問,有多少人可以在100萬的面前不心動呢?誰又不想要100萬呢?但是成龍最終控制了自己,堅守誠信道義,使得他在今后的表演生涯中次次做出正確的選擇,最終獲取了成功。
2、毛澤東,解放戰爭中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除本身的軍事天賦之外,還源于他報讀各類軍書。他曾與別人的笑談中,言自己每日必讀書。一日,因為白天的軍務繁忙,無暇讀書,至半夜,剛要入睡的他猛地從床上翻起。喚警衛員取他的書來。警衛員勸他:“這么晚了,您也那么累了,就睡吧,書少看一天也沒事的。”毛澤東忽而生氣道:“快去取來!”之后,他說:“書是可以少看一天,但我曾立言每天必讀書。如果我嚴格地規范自己,要求自己,這點小事都做不到,還怎么領導軍隊去奪取全國的勝利呢!”正是毛澤東嚴于利己,使自己有強大的自制力,才使解放軍也同樣擁有鐵的紀律,鐵的作風!
3、前段時間被國產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刷屏,劇中的老戲骨們,不僅演技在線,連身材也是全程刷存在感。
劇中扮演沙書記的張豐毅,盡管已經61歲,6塊腹肌卻從不離身。他的秘訣便是煙酒不沾,每天早晨7點起床跑步,下午必去健身房舉鐵。
明星工作時常常過著黑白顛倒的生活,但張豐毅曾在采訪中說過,自己不管在什么條件下都會堅持運動:“在劇組也會每天運動,睡前抽空鍛煉一下,第二天早晨也會比其他人早起半小時運動。”
層次分析:
議論文的結構較為常見的是并列式、層進式和對比式。本文采用了并列式的結構行文,首先通過分析材料得出自己的觀點:自律,能夠讓生活更美好,讓人生更精彩。。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進行論述,如本文圍繞中心,舉柳傳志和頭懸梁錐刺股的事例進行論述。安排結構時可以凸顯一下標題、開頭、結尾的照應關系。
七、(60分)
24. 度過了全民抗“疫”、居家學習的非同尋常的超長假期后,高三學子終于迎來了開學復課。當我們重返熟悉的校園和教室,再次面對熟悉的師長和同學,共同為迎接一年一度的高考而努力沖刺的時刻,心中不禁百感交集。此時,你想對2020屆畢業生說些什么呢?
請你以高三畢業生代表的身份,面向本校(統稱“興華中學”)高三全體同學寫一篇畢業典禮上的演講稿,倡議大家“不負韶華,自強奮進”,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①自擬題目,②主題鮮明,③不得泄露個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參考例文:
不負韶華,自強奮進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不負韶華,自強奮進》。度過了全民抗“疫”、居家學習的非同尋常的超長假期后,我們重返熟悉的校園和教室,再次面對熟悉的師長和同學,心中不禁百感交集。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肩負著祖國復興的重任,處在花季中的我們,應該抓緊時間,持之以恒,努力學習,不負韶華,自強奮進。
為理想而努力,為將來而奮斗,先輩們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因為努力,安徒生從一個鞋匠的兒子成為童話王子;因為努力,羅曼•羅蘭二十年的心血凝結成《約翰•克里斯多夫》;因為努力,巴爾扎克給人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學遺產《人間喜劇》;還是由于努力,愛迪生才有一千多項偉大的科學發明;愛因斯坦才得以創立震驚世界的相對論;先賢古哲才給我們留下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瑩映雪的千古美談。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卡萊爾更是激勵我們:“天才就是無止境的勤奮刻苦的能力”。
長江后浪推前浪,就是我們的雄心;強中自有強中手,這上一我們的豪情。讓處于學習階段的我們,像愛迪生、巴爾扎克那樣刻苦努力、不懈追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學習的道路上將一點一滴的知識積累,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將一方一寸的風景珍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讓生命放射出燦爛耀眼的光芒。然而,奮發進取并不能只是一朝一夕,要持之以恒,貴在“當下”。中國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曾說過:“我以為世界上最寶貴的是“今”,最容易喪失的也是“今”。所以青年應秉承先輩精神,發揚責任意識,勇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不負韶華,振興國家。
昨天已經過去,明天尚未到來,我們所能做的只有把握今天。同學們,我們沐浴著時代的光雨露,享受著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教學設施,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拋開學習而恣意攀比,沒有任何理由沉迷幻想而徘徊不前。不負韶華,自強奮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努力學習,只爭朝夕,清晨的港灣,千帆競發;努力學習,只爭朝夕,人生的戰艦,乘風破浪;努力學習,只爭朝夕,勝利的凱歌,威武雄壯!國旗下的我們,在此刻向國旗宣誓:美好青春,我們只爭朝夕!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材料作文的能力。寫材料作文,首先要讀懂材料,抓住主旨,注意材料的特點,單則材料要從整體上把握其主旨,多則材料應弄清它們的異同,從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義,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謂抓住主旨;其次要選擇角度,準確立意,主旨單一的材料據材料立意即可,蘊涵豐富的材料,可從多角度立意,即發散思維多向立意。
審題
命題方式:材料作文
審題要點:材料作文的審題一般注意材料中的關鍵詞,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間的因果關系。此題可根據材料中的關鍵詞和分析要素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立意。
具體過程:此考題是一個材料式作文,考生需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立意作文。通讀材料,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立意分析:
(1)度過了全民抗“疫”、居家學習的非同尋常的超長假期后,高三學子終于迎來了開學復課。當我們重返熟悉的校園和教室,再次面對熟悉的師長和同學,共同為迎接一年一度的高考而努力沖刺的時刻,心中不禁百感交集。考生可由疫情展開論述,引出為迎接一年一度的高考而努力沖刺的高三少年,此時心中有何想法,現在要怎樣做,未來有什么想法等等。
(2)寫作一篇演講稿,以高三畢業生代表的身份,面向興華中學高三全體同學寫一篇畢業典禮上的演講稿,倡議大家“不負韶華,自強奮進”,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首先抓住關鍵詞“不負韶華,自強奮進”,明白其含義,作為祖國的青年,在國家經歷困難之時,在疫情之下,我們更要發奮圖強努力學習。青年擁有人生最寶貴的青春,處在一個最具活力、創造力、沖勁的時期,青年人若不發揮目己的光和熱,便是辜負了上天的饋贈,青年應秉承先輩精神,發揚責任意識,勇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不負韶華,振興國家。所以考生也可以由此展開論述,寫好演講稿。
立意
1. 不負韶華,自強奮進
2.燃青春之年華,就泱泱之大國
3.做懷揣家國情懷的追夢青年
4. 努力學習,只爭朝夕
5.指點江山,激揚青春
6.且以青春報祖國
不當立意:
1. 全民抗“疫”
2. 開學復課,高考沖刺
3.認知并實現自身價值
參考素材
1. 年輕是搏擊風浪的航船,昂揚瀟灑。知識是青春航船的動力,永不衰竭。處在花季中的我們,應該抓緊時間,持之以恒,努力學習,只爭朝夕,為理想而努力,為將來而奮斗。青年人為何要擔此重任?因為青年擁有人生最寶貴的青春,處在一個最具活力、創造力、沖勁的時期,易被時代感染,易無懼邁上征程,能扛時代大旗,能“教日月換新天”。有能力者若不發揮其能力會終生懊悔,青年人若不發揮目己的光和熱,便是辜負了上天的饋贈,所以青年應秉承先輩精神,發揚責任意識,勇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不負韶華,振興國家。
2. 作為21世紀的社會一員,我們必須要用充足的科學文化知識來武裝自己,學習不僅是響應時代的號召,也是自身成長發展的需要。周總理曾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他為心中這份信念而學習,發展自己,報效祖國。這不僅僅是一個目標,更是一個人學習必要性的體現。學習不僅是充實自己發展自己,更要胸懷天下,為祖國的建設出力。這是我們學習的必要性。
3. 長江后浪推前浪,就是我們的雄心;強中自有強中手,這是我們的豪情。讓處于學習階段的我們,像愛迪生、巴爾扎克那樣刻苦努力、不懈追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學習的道路上將一點一滴的知識積累,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將一方一寸的風景珍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讓生命放射出燦爛耀眼的光芒。然而,奮發進取并不能只是一朝一夕,要持之以恒,貴在“當下”。
4. “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國”“你怎樣,中國便怎樣”,我們青年人應胸懷祖國,奮發圖強,像魯迅曾言的那樣:“擺脫冷氣,只顧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的話,有一份熱發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若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我們應拋開塵俗浮華,勇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辜負韶華,敢于于汶汶世俗中喝出:“我便是唯一的光!”
結構
本題是一篇演講稿,比較適合寫出議論文。主旨是倡導全校同學“不負韶華,自強奮進”,按照演講稿的格式,開頭要有稱呼,之后要有結束語。第一步,點明主題,本文在開頭之后,直入話題,結合全民抗“疫”、居家學習后的開學復課等社會環境和現象盡快地進入主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肩負著祖國復興的重任,點明青年人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多方面論述證明中心論點,該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文章例舉多種素材從多角度進行論述。論點一“為理想而努力,為將來而奮斗,先輩們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例舉安徒生、羅曼•羅蘭、巴爾扎克、愛迪生、愛因斯坦以及中國先賢古哲留下的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瑩映雪等千古美談說明讀書學習的重要性,青年當以學為重,擔負起強國的重擔;論點二“長江后浪推前浪,就是我們的雄心;強中自有強中手,這上一我們的豪情”舉例和抒情議論相結合,點出奮發進取并不能只是一朝一夕,要持之以恒,貴在“當下”;同時以李大釗的話語進一步闡明青年應秉承先輩精神,發揚責任意識,勇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不負韶華,振興國家。第三部分,總結全文,文章再次發出倡議“不負韶華,自強奮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呼應主題和開頭,收束全篇。
【點睛】
材料作文的常見審題方法有:提煉中心法,抓關鍵句法,由果溯因法,由物及人法,分析關系法,明確褒貶法,多向輻射法,舍次求主法,求異同法(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尋互補法。提煉中心法是寫材料作文最為常見且最為穩妥的審題立意方法。寫材料作文時,如果能準確地提煉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為文章的主旨,一定會使所寫文章既切題又有深度。所以,寫材料作文時應盡量采用這種方法來立意。抓關鍵句法也是常用方法。關鍵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關鍵性語句可以作為選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鍵句常常是命題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評議性語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