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7-14 21:14:37
1、文藝復興興起的時間、地點、指導思想、實質
(1)興起的時間和地點:14世紀的意大利 原因: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2)指導思想: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
(3)形式:弘揚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
(4)實質:(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蘊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
2、文藝復興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意義
(1)人物及代表作:
①但丁:文藝復興的先驅,《神曲》,分為“煉獄”“地獄”“天堂”三部分,
②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文藝復興美術三杰”: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
③莎士比亞:英國,《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2)文藝復興意義: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3、探索新航路的原因、目的、動力、條件、經過、影響
(1)原因:商品經濟的發展;
(2)目的:追求東方財富;
(3)動力:《馬可·波羅行紀》的影響。
(4)條件:指南針、造船和航海技術、地圓學說
(5)新航路開辟的經過:
①1487年,迪亞士到達非洲的好望角;
②1497年,達•伽馬到達印度(最早到達東方);
③1492年,哥倫布達到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發現美洲新大陸);
④1519年—1522年,麥哲倫的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環球航行第一人)
(6)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①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繁榮起來
②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③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
④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人類社會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4、殖民擴張的影響:積極:促進歐洲與殖民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客觀上有助于殖民國家的原始積累,有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消極:但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5、三角貿易出現的時間,國家,路線,影響
時間:新航路開辟之后
國家:葡萄牙(最先),英國(后來居上,主要經營),法國
路線:歐洲→非洲→美洲→歐洲(主要的是奴隸貿易)
影響:“三角貿易”為西方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推動了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給非洲人民帶來了災難
6、哥倫布遠航美洲的影響
給印第安人帶來了巨大災難,加劇了他們的貧窮和落后,同時在客觀上使掠奪的財富成為資本的原始積累,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有其進步性。
7、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領導人、開始標志、高潮、政變、結束、鞏固政權及意義
(1)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2)領導人:克倫威爾
(3)開始: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查理一世挑起內戰。
(4)高潮:1649年處死國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國
(5)結束:1688年“宮廷政變”,廢黜詹姆士二世,贏取威廉夫婦入主英國,史稱“光榮革命”。
(6)鞏固: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8、《權利法案》的內容和意義
(1)內容:議會定期召開,享有討論國事和言論自由的權利,國民可以自由請愿;國王既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能征收捐稅;天主教徒不能擔任英國國王。
(2)意義: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形成君主立憲制。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內戰。議會的權力高于王權。
9、美國誕生的過程
(1)原因:英國殖民統治壓制了北美資本主義發展(英國在北美建立13個殖民地)
(2)爆發:來克星頓的槍聲(1775年4月)
(3)建軍:第二屆大陸會議組建大陸軍,委任華盛頓為總司令。(1775年)
(4)宣布獨立(建國):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
(5)轉折:1777年薩拉托加戰役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6)勝利:1781約克鎮戰役,英軍投降,美國獨立戰爭結束。
(7)承認:1783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8)成立政府:《1787年憲法》制定,聯邦政府成立(1787年)
10、美國獨立戰爭的性質: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11、《獨立宣言》的發表的時間、作用
(1)1776年7月4日
(2)《獨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北美脫離英國獨立和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后來把每年的7月4日定為美國獨立日;《獨立宣言》的進步性,表現在它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擺脫民族壓迫的要求,包含了資產階級對于民族獨立,民主自由的主張。
12、1787年美國憲法的內容和作用:
(1)內容: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共和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最高法院各司其職,相互制衡;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分享權力;總統和議員選舉產生。
(2)意義:1787年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對后來許多國家的政治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
13、美國老兵稱華盛頓是“戰爭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請依據史實說明這一觀點。
在獨立戰爭中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經過艱苦的斗爭終于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贏得了國家的獨立。戰爭后他被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在他領導下建立和完善了民主法制,創立了“合眾國銀行”,統一了貨幣,建立稅制,鼓勵發展民族工業,使新生的美國開始步入正軌。由于華盛頓在美國獨立戰爭和國家初創中的卓越貢獻,他被譽為“美國國父”。
14、法國大革命出現的原因、領導人物、導火線、開始標志、建國、高潮
(1)原因:封建等級制度激化了社會矛盾。 18世紀的“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2)領導人:羅伯斯庇爾
(3)導火線:1789年三級會議的召開
(4)開始: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獄
(5)文件: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制、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
(6)建立共和國:1792年廢除君主制,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
(7)高潮:英、俄、普、奧等組成反法聯盟,以羅伯斯庇爾為首的雅各賓派打退了反法聯盟,把法國革命推向高潮。
15、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思想,具有世界性影響。
16、《人權宣言》的發表時間、作用
(1)時間:1789年
(2)作用:《人權宣言》是法國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獻,它體現了啟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號,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同時,它又明確保障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本質。
17、拿破侖的重要事跡
(1)奪權:1799年拿破侖發動政變,奪取政權。
(2)稱帝:1804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3)制定了民法典,名為拿破侖法典,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的原則。
(4)對外:多次打敗反法同盟,1812年遠征俄羅斯失利
(5)失敗:滑鐵盧戰役
18、第一次工業革命興起的國家、原因、開始時間、重要發明、擴展、影響
(1)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興起, 原因: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
(2)開始時間:18世紀60年代 行業:開始于棉紡織行業
(最主要)
(3)發明:1765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開始的標志)、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1825年斯蒂芬森(史蒂芬孫)發明火車機車、富爾頓發明汽船
(4)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動力來源,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所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
(5)擴展:法、美、德等先后進行了工業革命。
(6)工業革命的影響:極大提高了生產力水平,進入“蒸汽時代”。
19、馬克思的著作以及馬克思主義包含的內容
著作之一:《資本論》
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20、《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時間、主要內容、作用
(1)時間: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
(2)內容: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要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號召工人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
(3)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1、巴黎公社(1871.3)的導火線、經過、地位(意義)、失敗原因
(1)導火線: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的慘敗。
(2)經過:1871年巴黎無產階級和人民舉行武裝起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5月28日,公社失敗。
補充:尾聲:《國際歌》(詞:鮑狄埃,曲:狄蓋特)(注意這首歌的背景)
(3)地位: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4)失敗原因:
①資本主義還處在上升階段,還不具備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條件(根本原因)
②反動勢力強大(直接原因)
22、世界近代史的思想解放運動:
①14—18世紀歐洲出現的兩次促使人們思想解放運動分別是什么? (文藝復興和思想啟蒙)
②各有什么意義或影響?(略)
③各自代表的人物各兩位。(略)
④請你說說文藝復興最初從哪個國家興起?它的性質是什么?(意大利,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
23、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
①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在哪個國家?資本主義制度最早確立于哪個國家?(意大利,英國)
②通過武裝爭斗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是哪些國家?通過改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是哪些國家?
(革命方式:英國、法國、美國;改革:俄國和日本)
24、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中頒布的重要文獻各是什么?它的頒布都有什么意義?
英國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法國頒布《人權宣言》,體現了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進步思想。
美國頒布的《獨立宣言》標志著美國誕生了。
25、17、18世紀,英、法、美資產階級在高潮后主要制定什么法律文獻來鞏固自己的政權,分別起到了什么成效?
英國頒布《權利法案》,為限制國王的權利提供了法律保障,在英國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法國頒布《法典》,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確立了資本主義的立法規范。
美國制定1787年憲法,在美國確立了聯邦制和總統制。
26、結合17世紀至18世紀的有關史實,分析說明英國是依仗哪些方面的優勢,在18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至少四點)
①英國較早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
②英國的殖民地遍布于世界各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并且這些殖民地為英國工業生產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場。
③英國是三角貿易的主要經營者,他們把從黑奴身上賺來的血腥錢投資于工商業,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④英國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
27、南美洲的解放者是?
南美洲北部:玻利瓦爾南美洲南部:圣馬丁
28、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時間,領導者,意義?
時間:1851-1857
領導者:章西女王
意義: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反映了印度人民民族意識的覺醒
29、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質:意義,局限性
性質:地主(農奴主)階級性質改革
歷史意義: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大大增強,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國,為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
局限性:農奴制卻進一步強化,后來成為俄國社會發展的障礙
30、俄國1861年改革的原因、時間、人物、目的、內容
根本原因:俄國農奴制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在1861年開始推行改革。
改革目的:挽救統治危機,維護自身統治
主要內容: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農奴在獲得解放的同時,可以獲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須出錢贖買,所出的價錢高出當時的地價。
31、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意義、局限性
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歷史意義:1861年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改革廢除了農奴制度,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了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
局限性:農奴制的殘余仍然存在,影響著俄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32、美國南北戰爭(內戰)的概況
時間:1861—1865年
原因:南北經濟制度的矛盾尖銳
導火線: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
開始標志: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內戰
領導人:林肯
轉折點: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
結果:1865年,內戰以北方的勝利告終
33、美國南北戰爭(內戰)的性質和意義
性質: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意義:美國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度,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34、馬克思說:“在美國歷史和人類歷史上,林肯必將與華盛頓齊名。”請依據史實,簡述林肯的歷史功績。(林肯在南北戰爭期間的作用)
林肯的歷史功績:平定了南方叛亂,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解放了勞動力,促進了北方更先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傳播,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掃請了障礙,這樣他成為了美國歷史上受人愛戴和尊敬的總統。
35、明治維新的時間、內容
時間:1868年
內容:
(1)政治上,廢藩置縣,實現中央集權。
(2)軍事上,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提倡忠君、服從、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3)經濟上,推行地稅改革,在“殖產興業”的口號下,大力發展近代經濟。
(5)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6、明治維新的影響:
(1)積極性:明治維新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列。
(2)局限性: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余,軍國主義色彩濃厚。它強大起來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37、美國歷史上發生兩次資產階級革命,回答:
(1)其主要政治任務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是爭取民族獨立,第二次是維護國家統一。
(2)兩次革命任務的途徑和過程有什么相同點?
相同點都是以戰爭解決過程上都是先敗后勝。
(3)兩次資產階級革命都分別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什么障礙?
(美國獨立戰爭掃除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南北戰爭掃除了黑人奴隸制)
38、19世紀中期,阻礙美國、俄國和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各是如何解決的?從中你得到哪些啟示?(至少兩點))
(1)美國:南部的奴隸制度;俄國:封建農奴制;日本:幕府的封建統治
(2)美國內戰、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
(3)國家統一是國家發展的前提;改革是社會發展的推動力。
39、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背景 ,時間,含義,特點
背景:19世紀,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迅速,自然科學研究取得
重大進步。
含義: 19 世紀 六七十 年代,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并被
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促進了工業的蓬勃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
特點: 科學研究 同 工業生產 緊密結合。
40、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
(1)電力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是最顯著的成就,世界進入“電氣時代”;
① 美國愛迪生發明耐用的白熾燈泡、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等,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火力發電站和輸電網。
②發電機、電動機、電焊、電鉆、電話、電車、電報等紛紛問世。
(2)內燃機的發明是應用技術的另一重大成就。
①1876年, 德國奧托制造出煤氣內燃機;
②1883年,德國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內燃機;
③幾年后, 德國迪塞爾 發明了柴油內燃機。
④19世紀80年代, 德國人本茨制造出配有汽油發動機的汽車;
⑤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汽車、輪船、飛機、拖拉機等出現,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便利。
(3)現代化學工業 的產生也是應用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
①1867年, 瑞典國 化學家諾貝爾發明現代炸藥;后來研制成無煙炸藥。
②1869年, 美國 海厄特發明賽璐珞,現代塑料工業由此誕生。
③1884年, 法國 夏爾多內發明人造纖維,開辟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
4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使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工業化強國。
(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
(3)導致資本主義對外擴張增強,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42、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A、19世紀中期以后,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化教育。( 法國和德國最早建立起國家教育體系;1870年 英國和法國開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
B、工業革命加速了 城市化進程。
C、在工業化進程中,西方國家出現一系列社會問題,表現在:社會矛盾激化;環境污染。
43、近代科學與文化領域的科學家和他們的貢獻
(1)科學家
牛頓(英國)
: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貢獻:①萬有引力,光學分析和微積分學 是他的三大成就;②1687年出版《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使物理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達爾文(英國)
貢獻: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提出了“ 進化論 ”觀點。打破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是生物科學的一次偉大革命。
(2)文學巨匠
巴爾扎克(法國)
:是19世紀法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貢獻:完成一套名為《人間喜劇》的系列小說。經典之作如《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等再現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
列夫﹒托爾斯泰(俄國)
:被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貢獻:他的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在宏闊的社會背景下描繪出俄國社會各階層的生活場景。
(3)音樂美術大師
貝多芬(德國)
:天才的作曲家
貢獻:代表作之一是第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這是為拿破侖寫的,是他第一部明確反映重大社會題材的作品,表達出作曲者對自由、平等和博愛的渴望。
梵高(荷蘭):
貢獻:代表作有《夜間的咖啡館》、《向日葵》等。《向日葵》表達了畫家對生命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