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8-12 11:31:39
一、質量
1.質量:(1)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用字母m 表示。質量的國際單位是千克(kg),1t=1000kg,1kg=1000g=1000000mg。
(2)實驗中常用天平來測量物體的質量。各種秤也是測質量的工具。
2.天平:天平是測的質量的工具,天平的使用的方法如下:
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之后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線處,表示天平已調平衡。若指針左偏,左右兩個平衡螺母都像右調。平衡后才能稱量質量。稱質量時,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砝碼加在右盤,加砝碼時先加質量大的,后加質量小的,最后動游碼,直到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線處;讀數時物體的質量= 砝碼質量+游碼讀數。
3.使用天平稱質量時應注意:不能用手拿砝碼,應用鑷子加減砝碼;不能把化學藥品或液體等直接放在砝碼盤里稱質量,要用燒杯等裝起來稱量;加砝碼時要輕拿輕放。
4.質量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它不隨位置、狀態 、溫度、形狀 而改變。1kg的冰化成水后質量為1kg,2kg鐵塊拿到月球上質量為2kg,一鐵絲把它彎成鐵環質量不變(變、不變)。
5.天平秤質量時,若物碼放反了,則物體的質量=砝碼質量—游碼示數 。
二、密度
1.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一般不同,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正比。
2.一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質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這反映了不同物質的不同特性,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這種特性。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ρ=m/V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質量——千克(kg)
V——體積——立方米(m3)
密度的常用單位g/cm3。1g/cm3=1.0×103kg/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3.密度的應用:鑒別物質:ρ=m/V。
測量不易直接測量的體積:V=m/ρ。
測量不易直接測量的質量:m=ρV。
三、測量物質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液體物質的體積可以用量筒測出。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觀察量筒標度的單位。1L=1dm31mL=1cm3
②觀察量筒的最大測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讀數時,視線與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與量筒中凸液面的頂部相平)。
2.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只要測量出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通過ρ=m/V就能夠算出物質的密度。質量可以用天平測出,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可以用量筒或量杯來測量。
四、密度與社會生活
1.鑒別物質:方法是求出物質的密度p,再查密度表,與那種物質的密度相同就是那種物質。
2.間接求物質的質量:如求天安門紀念碑的質量,先量出長寬高,求出體積,查出密度,用公式m=pv求出質量。
3.間接求體積:質量方便測而體積不便測時,用v=m/p求得。
4.配需要物質的密度:用平均密度p=(m1+m2)/(v1+v2)。
5.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密度、質量、體積的變化。
6.同種物質意味著密度相同;談到樣品意味著密度相同;談到先制一個模型意味著體積相同;談到給飛機減輕重量意味著飛機的體積不變,質量變小。
7.一定質量的氣體受熱體積膨脹后,密度 變小。
8.水在4 ℃有反常膨脹現象,即在這個溫度下水的密度最大;密度大的總在 下 層 ,所以較深的湖底水溫 4 ℃而不會結冰。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