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04-18 11:16:51
例:7.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許多活動都與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有關,下列對涉及壓強和浮力的事例論證不正確的是()
A.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B.石頭扔進河里下沉過程中,浮力越來越小。
C.用吸管能把飲料吸入嘴里,其實是大氣壓強的作用。
D.攔河壩做成上窄下寬是因為液體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8.如圖.輕質杠桿AO
如果將G1、G2同時向支點O移動相同距離,則()
A.杠桿仍保持平衡。
B.杠桿的A端向下傾斜。
C.杠桿的B端向下傾斜
D.無法判斷。
兩道題考查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內容,浮力與液體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及杠桿的平衡條件。且杠桿題目我們可以用技巧,即極端法,將A端物體移到O點,B端物體沒移到O點,所以B端下沉,此方法簡單明了,化簡了很多繁瑣的計算節省了答題時間。解原理應用選擇題的方法:對事例的分析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且對相關的原理要透徹,找到與原理之間的聯系。通過兩道題目的分析即復習了知識,同時也教會了學生答題技巧。通過以上三種類型的復習將力學的重點內容基本覆蓋,重點突出。
在生產生活中我們觀察到很多現象分析:
四.現象識別選擇題
例:9.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的是()
A.在頤和園內昆明湖的水中看到十七孔橋的倒影
B.注滿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來很淺
C.人在陽光下,地面上出現影子
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中的部分變彎折
10.某年盛夏,在巴爾干地區一農婦看見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學家熱的汗流浹背,便決定送杯牛奶給他喝,于是農婦將盛牛奶的瓦罐用濕毛巾左一層右一層包嚴之后,放在太陽底下曬了一會,然后倒給植物學家喝,她這樣做的目的是()
A.濕毛巾上的水在太陽下曝曬迅速蒸發吸熱,使牛奶溫度降低
B.這是為了給牛奶加熱
C.牛奶蒸發吸熱溫度降低
D.這是利用太陽光殺菌
11.用分子的觀點對下列常見的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A.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的運動
C.食物腐爛———分子發生變化
D.酒精揮發———分子間間隔變大
此類題目都要考慮當時的環境及現象,9題考察了光的基本傳播方式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10題要考慮當時的環境及現象,此題涉及到了物態變化。問:六種物態變化,哪三種吸熱、哪三種放熱?六種物態變化:吸熱:熔化、汽化、升華;放熱:凝固、液化、凝華。11題考察分子動理論的內容。即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現象方法:透徹的分析物理事例或物理過程,抓住其本質,找出相關的物理規律,分析要全面到位。這部分知識基本復習了光學熱學知識。這部分知識又比較簡單,復習時可以一帶而過,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
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要體驗探究方法。強調從單純的知識向探究知識轉化,在探究過程中學會探究方法。問:你都知道哪些方法?引出常見的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模型法、歸納法、類比法等。
五:探究方法選擇題
12.探究物理規律和解決實際問題常運用到許多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下列過程中運用了等效替代法的是()
A.利用磁感線描述磁場
B.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C.探究合力與分力的關系
D.研究串聯電路各處電流的關系
除了掌握方法還要掌握探究步驟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證據分析論證、交流合作、評估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