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中考網 2019-03-19 14:56:10
語文
一、命題的內容依據、原則和范圍
命題以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為依據,以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宗旨,從全市語文教學實際出發,以本屆畢業生所用新教材和與學生的閱讀水平相適應的課內外語言材料為命題范圍。
考試注重語文與各學科及社會生活實際的聯系,關注學生個性體驗和生活積累。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增強語言運用能力,培養語感。培養探究意識,發展思維,提高審美情趣。使命題有利于監測學生語文智力水平,有利于展現語文課改成果,推動全市初中語文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同時也為高中學校擇優錄取提供參考依據。
二、考試內容及要求
考試內容全面反映《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所提出的課程目標,以語言的積累、理解、運用為核心,注重考查內容的整體性、綜合性和時代性,體現語文的學科特點。具體內容如下:
(一)積累與運用
1、識字與寫字
(1)能正確書寫漢語拼音,熟練掌握常用3500個漢字(以《課標·附錄5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為準)的讀音,以及這些漢字的基本意義,并能在具體語言環境中運用。
(2)能規范默寫常用的3500個漢字(見《課標·附錄5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做到正確、端正、整潔。
2、古詩文積累與運用
能正確理解并默寫課后題要求背誦的、教材推薦背誦的和《課標》推薦的古詩文篇(段)中的句子,能夠初步理解鑒賞課外的淺易古詩文。
3、語法、修辭
內容以《課標·附錄3·語法修辭知識要點》為參考依據。
4、語言運用
(1)在特定情境中,表述做到準確、通順、簡明、連貫、得體。
(2)根據要求或語境補寫、續寫句子。
(3)根據特定語言環境修改常見的簡易應用文。
5、名著積累
主要考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推薦的名著,其中以本屆畢業生所用教材推薦的必讀名著為考查重點。要求學生了解名著的作家作品,整體領悟推薦的必讀名著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參照細節說出自己的體驗。
6、文學文化常識積累
知道教材篇目中重要作家的年代、國別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所學教材中涉及的重要的文學文化常識,其中古代文化常識以古代詩文中涉及的重要文化常識為主。
(二)現代文閱讀
閱讀文本范圍:記敘性文本、說明性文本、議論性文本,非連續文本。前三類一類出自教材。
(三)文言文閱讀
1、能準確標出文段句讀。
2、能解釋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意義。
3、能用現代漢語準確翻譯文言句子,理解文章思想內容,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
(四)口語交際
結合創設的語言情境,重點考查學生根據不同的對象和內容,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的能力。
(五)綜合性學習
考查學生在語文活動中提出問題、探究問題以及展示學習活動成果的能力。
(六)寫作
1、文體:以記敘文、議論文為主,不寫詩歌。
2、表達:根據表達需要,突出文體特征,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有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記敘,要內容具體,詳略得當,突出細節,線索清晰,感情真摯;議論要觀點明確,有理有據。能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能恰當運用常見表達方式和修辭方法,語句通順連貫,富于表現力,鼓勵有創意地表達。
3、書寫:標點正確,文字端正、規范、整潔,不寫錯別字。
4、字數:不少于600字。
三、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1、閉卷、筆試
2、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
3、考試內容及分配比例:積累和運用約占30分,古詩文閱讀約占15分,現代文閱讀約占45分,作文占60分。
4、試題題型: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作文。
5、試卷難易比例:難、中、易比例約為1:2:7。
6、試卷閱讀量:試卷總文字量在7500字左右。
數學
一、考試范圍
《數學課程標準》(7—9年級)中: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個部分的內容.凡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標有*的選學內容,不作為考試要求.
二、考試內容及目標
(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考查的主要內容
了解數產生的意義,理解代數運算的意義、算理,能夠合理地進行基本運算與估算;能夠在實際情境中有效地應用代數運算、代數模型及相關概念解決問題;能夠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幾何對象的有關性質;能夠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幾何對象的大小、位置與特征;能夠在頭腦里構建幾何對象,進行幾何圖形的分解與組合,能對某些圖形進行簡單的變換;能夠借助數學證明的方法確認數學命題的正確性;正確理解數據的含義,能夠結合實際需要有效地表達數據特征,會根據數據結果作合理的預測;了解概率的涵義,能夠借助概率模型、或通過設計活動解釋一些事件發生的概率.
(二)“數學基本能力”考查的主要內容
數學基本能力指學生在運算能力、推理能力、空間觀念、數據分析觀念、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其內容主要包括:
1.運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夠根據法則和運算律正確地進行運算的能力.
2.推理能力:憑借經驗和直覺,通過觀察、嘗試、歸納、類比等活動獲得數學猜想,并能進一步從已有的事實和確定的規則出發,按照邏輯推理的法則進行證明和計算.
3.空間觀念:主要指能依據語言的描述畫出圖形,懂得描述圖形的運動和變化,并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研究基本圖形性質.
4.數據分析觀念:指會收集、分析數據,并根據數據中蘊涵的信息選擇合適的方法做出判斷,體驗隨機性.
5.應用意識: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與數量和圖形有關的問題可以抽象成數學問題,并有意識利用數學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現象,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
6.創新意識:主要指能發現和提出簡單數學問題,初步懂得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技能和基本思想進行獨立思考;能歸納概括得到猜想和規律,并加以驗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