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中考網 2019-03-19 14:56:10
(3)試卷分為:客觀題(選擇題)包括聽力部分,約占80分。主觀題(非選擇題)約占70分;增加語篇,擴大閱讀量;注重在語篇里的語境中考查單詞音、形、義、詞性以及句法和語法;檢測學生英譯漢、漢譯英的能力。教師要調整復習策略的指導,加強學生立意于語篇,側重于語法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加強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從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并在理解信息的基礎上能夠對信息加以判斷、歸納、綜合;
(4)試題難度分布:易、中、難比例為7:2:1
(5)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6)基本題型及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
物理
一、考試性質
初中物理學科畢業、升學考試,要有利于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有利于落實“教考一致”的要求,切實減輕中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有利于引導初中學校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引導回歸物理學科教學本質,推進課程教學改革;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和諧、富有個性的發展。畢業、升學考試為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初中物理學業的畢業水平提供客觀、公正的依據,有利于高中學校綜合評價、擇優錄取,并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二、命題要求
1.中考命題要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目標,充分體現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注重在具體的物理情境中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了解、認識、理解和操作情況。
2.命題要以能力測試為主,重視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和科技發展成果,考查學生觀察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和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物理實驗要重視對學生實驗設計、實驗操作、觀察分析實驗現象、處理相關的實驗數據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考查。
4.試題要適合于學習不同層級的學生,控制好難度,有適當的區分度。
5.命題要語言簡明,科學嚴謹,問題明確,圖形清楚,布局合理,避免繁瑣的數學計算。
三、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筆試閉卷,物理、化學一份卷,共160分,其中物理部分占90分。2.基本題型:單項選擇題、填空題、作圖與實驗探究題、綜合應用題。
3.試題難度:試題易、中、難比例為7:2:1,難度系數在0.7左右。
四、考試內容和范圍
按《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要求,結合赤峰市初中物理的教學實際,按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物理課本的知識體系,編制了《基礎知識雙向細目》和《基本技能細目》為考試的主要內容和范圍。全面考查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達到課程目標所要求的程度。
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分述如下:
1.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包括物理現象、物理事實、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
基礎知識的考試目標分為了解、認識和理解三個層次。三個層次的具體含義如下:
了解:再認或回憶知識;識別、認識、辨認事實或證據;舉出例子;描述對象的基本特征。
認識:介于了解和理解層次之間。
理解:把握知識內在邏輯聯系;進行解釋、推斷、區分、計算;提供證據;整理信息等。
2.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包括測量、讀數、作圖、實驗操作等方面的技能。其考試目標用“會”表述。
會:按照要求作圖,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包括觀察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具體含義分別如下:
觀察能力:能有目的地觀察,能辨明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現的條件。
實驗探究能力:能從日常生活、自然現象或實驗觀察中提出與物理有關的問題;能對科學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現的探究結果進行推測與假設;會根據探究目的和已有條件設計實驗;會正確記錄實驗數據;會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事實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能表述探究的問題、過程和結果。
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通過收集到的信息資源(證據),在大量的物理現象和事實中區分有關因素和無關因素,找出共同特征,從而得出概念和規律。
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能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簡單的物理現象,能運用觀察、實驗手段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運用有關的數學解決簡單的物理問題。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