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性近”而學畫,出乎本性而作畫,對待藝術她率真而隨性。歐洲五年的學習,打下扎實的繪畫基礎。盡管“當時師友皆深知其造詣甚高,可以一鳴”,她卻甘于寂寞,潛心磨練,不慕虛名:“末嘗以習作為創作,或出品莎龍博一時之虛榮。”她對藝術有自己的見解,并不盲從:“個性倔強,不以業師之作風為模范,而欲探索古畫之真諦,且好古不濫。留比三年,終不受佛蘭德畫宗呂班斯(即呂本斯)之影響,蓋嫌其肉重于靈,華勝于實。此時志趣已集中于意大利佛羅朗斯派,推崇文西、波蒂哲利、米克郎諸大師神形兼備之畫風。
蔡威廉還是一位早期美術教育的先驅者。學成回國后,在父親蔡元培的支持下,她參與了國立藝專的創始工作,是該校首批教師之一,也是該校任職最長的教授之一。在學校期間,她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學工作中。她教學審慎,愛護學生,講話少而啟發多,但又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在師生中有良好的口碑。她認為,作畫不要一味追求“形似”,而應該力求“神似”,就像翻譯一樣,可以直譯,也可以意譯,而且意譯會更生動。她還非常講究教學方法,注重引導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才華。在一次學生作品展覽中,她發現了吳冠中的超人才華,便提出用自己的一幅油畫換他的一幅水彩畫,使年輕的吳冠中很受鼓舞,銘感終身。在蔡威廉等一批留洋教師先進開放的教學下,塞尚、馬蒂斯、畢沙羅、凡·高、畢加索等一批歐洲現代派藝術大師成為國立藝專學生的偶像。蔡威廉對西方現代派藝術在中國的啟蒙和傳播,功在千秋,篳路藍縷。著名畫家劉開渠曾感嘆:“在舊中國能有像她這樣的女畫家是極難得的!”
在眾人多趨附新潮、熱衷走捷徑的現實面前,蔡威廉默默走自己的路,她給學生指導素描時“觀察穩重而銳利,看得準,改得準,要求嚴格,一絲不茍”。半個多世紀過去,她的學生還忘不了蔡先生那句輕柔和悅的口頭禪:“不要胡畫!”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