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5-26 20:12:41
明天就是十一小長假了,很多學生會都期待著放假,但是對于明年要參加 中考 的學生來說,每一個假期可以放松心情,但是不能放松學習,應該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比較好的計劃,才不至于影響到明年的中考.教育為您提供各科十一期間學習計劃,希望對您有用.
語文
層級穩步提升 活用碎片時間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語文老師張彪認為,“十一”期間,考生可從四個層級逐步展開語文學習。
第一層級,掌握基礎。初三第一學期最重要的是把基礎知識掌握牢靠,特別要掌握好古文、古詩詞。背誦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死記硬背會導致考生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錯誤。考生可在默寫或背誦時邊背邊思考每句話的意思。自我檢測形式有利于考生快速找到復習重點。自我約束力不強的考生,可請家長幫忙檢查背誦是否正確。
第二層級,重溫名著。考生要把讀過的名著再讀幾遍,從不同角度進行梳理,關注情節、人物形象及對人物或情節有推動作用、轉折作用的重點事件,抓住重點。
第三層級,閱讀訓練。考生要結合9月至10月學習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閱讀文章、熟悉閱讀方法,加以總結。這種閱讀不只是做題,更要關注考點、文章類型,還原到具體語境理解字詞的意思。
第四層級,修改作文。如果考生有時間,不妨找出寫過的作文,根據老師的修改意見認真修改其中的一兩篇。假期結束后,考生可拿給語文老師看看,確認原來的問題已改掉,看是否有新問題出現。在作文不斷修改的過程中,考生寫作能更有感覺,掌握更多方法。初三是調用和整合材料的階段。考生在積累素材時要針對不同的主題和文體鍛煉寫作思維,包括熟練調用學過的課文、名家作品、背誦過的古詩詞等。考生要把初中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在積累中輸入知識,通過寫作把知識輸出,變成自己的知識。
張彪建議,考生要根據個人特點安排語文學習時間。語文基礎較好的考生,時間可靈活處理。如果語文是弱項,考生要多花一些時間。對于第一層級的古文古詩詞和第二層級的名著閱讀,考生可利用碎片時間完成;對于第三層級的閱讀方法練習和第四層級的寫作提升則要用整塊時間完成,每次至少30分鐘。
數學
勾連相關章節 提高分析能力
到小長假前, 初三數學 除了“圓”,很多章節內容都已講完。小長假中,考生可按章節或專題系統復習,也可把相關章節內容“勾”起來復習,提高對數學的綜合分析能力。這是北京市京源學校初三數學組組長劉莎莎給考生的建議。
尤其是對內容關系密切的章節,考生要在假期疏理相關知識點和方法,如方程、函數和不等式,嘗試用函數的觀點看待方程式、不等式,發現其內在聯系。
在復習數學時,考生要防止“會而不對”。數學主要考查考生的運算、推理、數據分析等能力,“會而不對”是數學學習的大忌。常見的現象有審題失誤、計算錯誤。這些平時看似粗心的問題,其實是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要及早克服,養成認真的好習慣。
除了具體的書面復習,考生還可從實踐中尋找數學的樂趣,把數學與生活“勾”聯起來。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找到答案。考生可在假期“測旗桿”。旗桿那么高,又爬不上去,怎么測?這個問題用數學方法可以解決。許多人假期坐飛機出行,飛機要儲備多少油才能保證往返?這個問題用數學方法可以估算出。“考生用數學原理想明白后,要比老師直接教授的效果好。他們會在主動學習中發現數學的樂趣,找到自信。”劉莎莎說。
在劉莎莎看來,小長假是初三生的“加油站”。考生一進入初三,自然有不一樣的心理反應。無論學習基礎怎樣,都要進入緊張狀態。其實,考生具體學得如何自己最清楚,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復習。
英語
依托課本 善學善練
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英語教研員胡小力介紹,目前初三仍在上新課。對初三生而言,把新課上好尤為重要。小長假期間,考生要依托課本進行英語學習。
海淀區所使用的英語教材,初三與初二有明顯變化。初三教材中文章更長,難度更高。初三新課的話題很關鍵,不僅與中考連接緊密,也對高中課程銜接很有幫助。在小長假期間,初三生要利用空閑時間鞏固復習開學以來學過的新課內容,適當安排預習下一單元的課文。如果考生在開學以來的一個月中明顯感到吃力、跟不上,更要利用這個時間補一補。教材中課文、朗讀難度增加,要背誦的詞匯量也增多,考生要在假期梳理、鞏固。只有把前面所學補充好,才能推進后續學習,輔助 中考備考 。
單詞的背誦要從話題詞匯入手,根據課文句子有語境地背誦單詞。英語學習有困難的考生,可讓家長監督是否按計劃聽課文、背課文。補好一個月以來的英語漏洞后,還可再鞏固以前學過的內容,溫故而知新。在這個階段,英語學習程度較好的考生不用急于開始總復習或做太多綜合性的題目,不妨把重點放在話題閱讀上,嘗試泛讀練習。此類考生可從英文報紙、原版英文故事中選取泛讀材料。
物理
補漏強化探究 主攻電學基礎
目前大部分學校的物理學科剛剛講到電學的起始章節:電學基礎和認識電路。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學物理教師趙博倫介紹,電學是 初中物理 最抽象的部分之一,對很多考生來說也是最難學好的部分。但在往年 中考物理 中,電學占較大分值比例。考生要在起始階段打好堅實的基礎。
考生要利用小長假充分鞏固電學基礎知識和概念,徹底掃清電學部分新產生的疑問和難點。電學部分完全獨立于之前所學過的物理知識。以前的知識漏洞理論上不會直接影響對電學部分的學習。考生如果把精力放在彌補以前的漏洞上,不但無法直接提升目前物理新課的學習體驗,還易打擊學習物理的信心。因此,這7天里,考生可把電學以前的問題和漏洞先放下。
現在物理成績比較薄弱、學習物理感覺有些吃力的考生,要把精力放在對電學基礎知識概念的記憶和理解上。這部分的習題常以選擇中的概念辨析和填空形式的概念考查題出現,自學自查難度較低,學習過程便于考生掌控或家長監督。
在此基礎之上,基本概念已經過關的考生要利用這段時間增加對電路圖的讀圖、畫圖能力。通過老師提供的專題訓練進行強化。不僅要會做,而且要縮短讀圖時間,提高準確性。這類練習常以電路圖和實物圖之間的轉化、電路的辨析和分析題形式出現。
如果考生物理能力較強,知識能力掌握比較扎實,在假期更要著眼于現在甚至下一階段的電學實驗。如果沒有操作實驗條件,也可通過實驗視頻或相關實驗習題,幫助建立和理解實驗探究思想并補充實驗操作細節。
化學
做做小實驗 生活中學化學
對初三生來說,9月開學剛接觸化學,“才上了三周課”。化學是什么?如何愛上化學、學好化學?北京市京源學校化學老師邢建華建議,在小長假期間,考生可以從生活走近化學。
“其實,生活跟化學的關系最緊密。”邢建華說。剛過去的“月餅”節,月餅的成分是什么?食物為什么能在一段時間內不變質?防腐劑有哪幾種?這些都是化學研究的內容。
考生還可通過關注國家時事、關注熱點來學習化學。“天宮二號”飛天成功,使用的是什么燃料?反應原理是什么?宇航員穿的衣服和普通人穿的衣服成分有什么不同……這些都是化學研究范疇。
假期中,考生可帶著這些化學問題到博物館參觀,不僅看熱鬧,也要看門道:是什么物質?這種物質有哪些性質和用途?如何制取?這些物質的微觀結構是什么?
從生活中發現化學的樂趣,也會讓考生愛上生活。開學時間不長,考生已在化學課上學習了玻璃儀器的洗滌。考生可以回家試試清洗玻璃杯,既應用了化學知識,也干了家務。邢建華說:“現在的孩子在家很少干家務,對生活中常見現象缺乏觀察和解釋,對很多生活常識不熟悉。考生在假期多做些化學小實驗,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關聯,有利于更生動地理解化學知識。”
考生在家可做些力所能及的小實驗,這是化學學習的有益拓展,很有意思。許多實驗中的專業儀器都可選用生活用品代替,如吸管代替導氣管、玻璃杯代替燒杯、墨水瓶代替酒精燈、眼藥水瓶代替膠頭滴管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